最近我总在反思,反思一种时间观。我在想是不是自己对时间太苛刻太迫切了。我一直觉得22岁是一个很很尴尬的年纪了,甚至是不可以再用青春来形容了。我觉得自己对于时间的定义有点仓促。可很多很多的事实都告诉我们20多岁时其实好多人都还一事无成,没有拿得出手的简历,没有傲人的容颜,不停的更换工作,没有爱情,也没有面包,游离在灯火阑珊的都市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甚至于还依旧迷茫,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仔细想想,李安36岁事业才开始,姜子牙在八十岁才等到一个周文王,刘邦也是人到中年才算开始自己的事业。也许,对于大多数平凡但是不甘于平庸的我们,没有家室没有背景,拼不了爹也没法潇洒的看淡红尘,甚至有时候也没有别人那么幸运,那么努力的人,并不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出名要趁早,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执着在努力,在等一个绽放的时间。
在我内心,其实一直充斥着一个想法,大学毕业了,就应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生活,所以我对时间很敏感,近乎对它有一种执念,觉得一个女孩子28岁之前一定要至少有些是你拿的出手的,可能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吧,是不同于你22岁那种状态的。是的,我怕太老的成功会来不及,来不及给予我想要给的爱,怕没有我想要赋予的意义。因为我知道,生活本就是不易,如果你还未感受到,一定是有人一直在替你承担着那份不易,可是太晚的话,一直替你承担的人会变老呀!所以,我一直在想,大学毕业后你24岁。24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必须面对社会,不再像是温室的花朵,你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你想要体面的生活,你要有自己独立的人生,你必须对自己负责。有压力,也有动力,更加紧迫和不甘的年纪。
在我21岁的时候,我看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他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这是他的21岁,很符合21岁的气质。也很像我自己,想了很多,有很多奢望,但是害怕在出了社会会被现实击得粉碎也不知道该怎么再去幻想,所以,我在21岁还有焦虑,还有难过。
诚然,思考这么多,难道在20多岁的年纪里都是这样的吗?不,并不是。很多人在20岁早已显露头角,孙权20岁掌控江东,霍去病20出头千军万马击杀匈奴,嬴政22岁登基,用了15年合并六国,影响中国2000年。纵观古今,年轻有为,老来成事也都大有人在?那么,对于时间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到底该如何才不矛盾呢?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如果现代人一个人平均寿命为80岁,把时间分成24小时,再把24小时分成1440分钟,再乘以365天,再乘以80年,那么,等我大学毕业24岁的时候,是人生时间的8点12,我相信一个人在8点12分的时候,会有什么好怕呢,早上八点钟的太阳,万物复苏,光芒万丈,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所以,对于时间,以及现实世界各种定义,我明白了一点,在现阶段的生命里,我可能是太浮躁了,焦虑与不安。无论是年轻还是变老,都应该脚踏实地,只能说,如果你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你想要的,那么,你很牛逼,至少你比大多数人都得到的更好,但是你还会继续攀登,希望在30或40岁时还一直领先。那只是你的小试牛刀。如果,你在20多岁还是一事无成,还是小蚂蚁,渺小不可知,那么请你也不要像现在一样低落,因为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就是蜗牛,雄鹰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靠着努力,拼了命的一步一步往上爬才能到顶。所以你也不要失落,你是和很多人一样,是一只充满潜力的小蜗牛。
综上,相对于时间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在20多岁的时候领先,拼命和努力有差别,或许应该拼命去努力。但是于此同时,你也不应该焦虑,人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即便20多岁你还是平凡,你也有自信坦然接受不出超的自己,沉淀下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孤独是常态,但在前进的路上,很多人和你一样,不要心急,只要你做了,该来的都会来,迟一点也会遇见幸福。所以,请“立正”自己的时间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