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戳痛了当下养老问题的痛点,让人感伤又无奈。可以说当下的“养老”问题已经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情,而是成为了社会大家庭的大问题,社会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是永恒的主题,解决“养老”问题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养老”是子女们共同的义务,而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养老压力远大于传统社会,而且以往父母与子女通常都生活在一起,方便照顾,而当今社会,子女大都不在父母身边,这才会出现“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的无奈。但是,因为会出现这些无奈,所以要把子女“绑架”在父母身边?又或者让子女时刻把父母“带”在身边?这都不现实,“不怕生病就怕给孩子添麻烦”,也不是父母所乐见的。时代在进步,“养老”理念也需要进步,要从以往单个家庭各自“养老”的小家庭模式,进步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社会模式,与时俱进的解决养老问题。
其实“你在通讯录里”本身就蕴含着创新养老的方法,以往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其实还有半句“游必有方”,所以古人也有很多时候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但当时信息交流十分困难,一封书信可能耗时数月,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父母与子女可以即时的看到、听到彼此,现代交通的发展也让我们可以随时“常回家看看”,这些就是现代科技的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养老”问题中的地域阻隔。
而更关键的,我们要依靠社会的进步,把“养老”社会化、智能化,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共同解决养老难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当前,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能够依托社区和社会机构的力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避免出现”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的无助。
当前,“互联网+”的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而“养老”同样可以依靠“互联网+”的模式得到智能化发展。一些地方推出的“虚拟养老院”就是最新的“养老”探索,通过互联网构建出一个庞大的虚拟社区,通过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立服务体系,整合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信息,使老人足不出户便享受到便捷、精准的服务,也可以让子女方便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生活状态。这种“互联网+”的智能养老模式,实现了让老人舒心,让子女放心的养老诉求。此外,很多地方还在探索诸如共享养老、众筹养老等各种新型养老模式,可以说每一种有意义的养老探索都值得尝试,每一次与时俱进的养老创新都值得点赞。
当今时代,“老有所养”不仅关乎单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让我们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多元化的模式去解决“养老”难题,让我们的父母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