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辨别初衷/认清事物的本质#
昨天跟我侄子一起看论语新篇,看到这里感觉很有意思,分享给你:
【原文】《论语·宪问第十四篇》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大意】
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叫着子贡的名字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又说苏格拉底的一位学生匆匆忙忙地跑来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象不到……
等一下!苏格拉底说,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好吧,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岂不知,在说人是非的过程里早已把自己的错误在人前尽显无疑了!
反思:
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说话行事/做决定前,是否有很好地搜集、甄别、分享并分配信息呢?当有人说"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的时候,不妨问问别人这三个问题;当我们在准备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也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