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William Shakespeare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最公平的。一是每个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所以如何在生命终结之前实现自己的价值变得最重要。
死亡难以完全用科学来说明,首先体现在何为死亡的问题上。人们最早从生理学意义上理解死亡,认为一个人毫无知觉、动作,那就是死;后来则意识到人的呼吸停止,便为死;再后来就以心脏跳动与否判定死亡 ;现代医学又用脑死亡作为人死的标识。
死亡问题难以完全用科学来解决,原因还在于没有人能够真正、完整地体验死亡。科学建立的基础在于经验,在于因果关系,以及可以检验的事实。死亡意味着人不存在,当人可以感知 、体验时他是活人;当其不能感知、不能体验时他已是死人。
《论语·先进》篇有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 ‘敢问死。’曰: ‘未知生,焉知死?”综合来看,“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至少包含有以下两层意义: 其一,人的首要之义在于“事人”与“知生”,而不必去追问鬼神或是死亡之事。所以孔子也说“敬鬼神而远之”,并且“不语怪、力、乱、神”; 其二,在“事人”与“事鬼”、“知生”与“知死”这两组关系中,“事人”与“知生”永远具有优先性。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不能够首先做好“事人”与“知生”这两件事,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过问鬼神和死亡之事。
概而言之,孔子并不是反对子路去追问鬼神或是死亡的问题,而是要强调在这之前,首先应当弄明白人及其生命本身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要知鬼神,当先知人事; 要知死亡,当先知生命。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比鬼具有事实上的优先性,同时生比死也具有这种优先性。人只有在解决了人生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解决鬼神与死亡的问题。因此,人及其生命、生活本身才是最根本的事情。换言之,能够最终弄明白鬼神以及死亡的意义,首先也还是因为人发现、认识到了其生命自身的意义,也即生之意义决定着死之意义。孔子之所以要强调“未知生,焉知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死亡本身的不可知。前文已经指出,死亡的出现展示是“命”的强力和不可预测。死亡一旦发生,人只能接受这个结果性的事实,只能选择顺其自然,因此活着的人无法探求死去他者的思想。
死亡并不是到老了才发生,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因意外,疾病等各种原因发生。之于死亡,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人类也必然逃离不了。死亡意味着失去一切感知,失去自我的意识,失去身边属于自己的一切。
人能活在世上,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家人亲属负责。健康与安全是生命中最经常出现的词。
在生命终结时,没有人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所以好好活着才是对最终走向死亡最好的方式。
生老病死是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规律。我们要接纳死亡而不是挑战死亡。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就让我们把死亡当做伴侣,永远不要害怕面对它。死亡并不是痛苦的,悲惨的,它并不可怕,有时只是我们不能接受而已。死亡是生命最后的一个过程,有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完整。
死亡是人生终点。生存到死亡的过程,能看出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在这过程里,人们有欢乐、有忧伤、有惊喜、有疑惑。从容光焕发到布满皱纹,从满头黑发到白发苍苍。终于来到了人生终点,和世界说再见!在此期间明白了生活有烦恼,但不气馁;有疑惑,但一一化解。最终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既是:好好生活,正视死亡。
BGM:Westlife《You Raise Me UpWestlife 》
0城ps: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 鲁迅
如果我们并不害怕死亡,我相信永生的思想绝不会产生。
——(英)罗素《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