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孩子去游泳,到家十点半左右。因为家住七楼,孩子上楼装睡让大人背,然后回到家就醒来想继续玩耍。那个情景下,身为妈妈的我,对孩子义正词严的批评,要求,不准下床,必须继续睡觉,而且最好立刻马上就给我睡着了。(哎,孩子连决定自己能不能睡觉的权力都给剥夺了,长此以往,孩子如何能自己做主啊?)最后结果是,在妈妈正声批评中,孩子也安然睡去。
到现在过了许久,我都还能感觉到自己的愤怒。那个当下,我确实因为孩子的这个装睡行为感到被欺骗的感觉。所以,我用批评指责的方式来要求还带着一点威胁的口吻要求“孩子你不能起来玩,你得给我睡觉!”我的内在需求是最需要被体谅与需要被尊重。但其实上楼的那个时刻,而孩子确实也累了,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爬七楼很辛苦,就想赖在妈妈背上,那样舒服的躺着,孩子很真实的用行动在表达她的诉求。
最后,我用愤怒的语言达到了让孩子早睡目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坚定有余而温柔不足。或许孩子是在被威胁的体验中进入睡眠。这显然,不是我想要让孩子体验的,那么朝向未来我可以做什么呢?
写到这里,再次体会到,此前李中莹老师书中写的“情绪是一种能力”的描述,此外,情绪还是一种自信,更是一单淡定自若的呈现。而那个当下孩子接收到妈妈的愤怒、威胁会有力量的感觉,并没有收到妈妈其实也累了,妈妈需要被照顾被体谅的内在需求。
孩子心中前者的感觉,可能是害怕的,可能是妈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的被威胁感。但若是孩子收获到的是后者,孩子在那个当下被激发出来的是我能行,我可以照顾妈妈的能力践行机会。
所以,写到这里,复盘下来,我会调整新的行为模式,我会在楼下就坚持让孩子自己上楼,用鼓励或是游戏的语言想办法让孩子自己体验玩耍劳累过后的疲劳。或者背上楼后,更温柔呈现妈妈的疲劳,妈妈也需要被体谅到背着她上楼的辛苦,妈妈想被照顾的需求。
孩子真的是从一次又一次的与大人的相处中去体验和收获各种能力,而大人同样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