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电影有些特别,原名《Angela’s Ashes》,中译成《天使的小孩》,两者之间看起来完全没有对应关系,令我深感奇怪。原名一听就没有好事,十之八九是颗催泪弹;而中译名字一听会以为是真善美,故事欢快结局HAPPY。
但影片一开始,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欢乐喜剧片,心生戒备;看了五分钟后,我又觉得它不是想虐观众的,尽管画面一直是青灰色的,湿瀌瀌的,阴渗渗的,破败简陋的,但奇异的让我感觉别有一种清澈明快的美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片中特别多小演员的缘故,金毛卷发,肉嘟嘟的脸,无辜的蓝眼睛,完全超越了环境肮脏窘迫带来的视觉恶心!(白种人的小孩真的很可爱啊~)
影片一开始,是1935年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全世界有名的贫民区):
凄青的阴雨天,狭窄多洼的泥泞街巷,两边破败的楼房。五岁的小弗兰克和他的家人们就住在其中一间房子里,他是家中老大,他和弟弟(老二)正在楼下帮一对不满一岁的双胞胎弟弟洗澡,这二个哥哥可谓是尽职尽责了,他们努力想让这二个站在木盆中的金发小卷毛安静下来,听话地让人帮他们洗干净身体。他们太脏了,一天到晚拉便便,据说不洗干净PP的话,小弟弟们是会生病。
而他们的父母这时候显然没空管他们,因为楼上的妈妈正在生第五个孩子——一个让他们父亲爱不释手的蓝眼睛小妹妹。可惜,她没活几天,就被送她到他们家的天使又给带回去了。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本来因为妹妹降生而暂时告别酒精准备努力工作的父亲,又开始酗酒,且仍旧没有找到工作。眼看着一家人要饿死在美国,他们母亲的姐妹看不下去了,帮他们联系了在爱尔兰的外婆,把他们一家打发上回爱尔兰的船只了。
他们一家乘船坐车搭火车来到了母亲的家乡——利默利克(Remelick),那是一处位于香农河(Shonnon River)入河口的城市,似乎终年处于下雨的状态。
从影片中看,这一家子所住的街区,一天到晚都在下雨,永远都是雨水到处滴滴嗒嗒或者稀里哗啦的样子,甚至连他们租住的破房子的一楼里面都是积水,逼的他们全家几口人只能集体龟缩在楼上小房间里,而屋外更是污水横流,包括整条巷弄倒屎倒尿的管道口都刚好在他们门口边上。这个倒霉劲儿真是令人叹息,唉~
小弗兰克为此还写了篇作文——《耶稣和天气》,他感叹道:耶稣选择降生在温暖的犹太大地当犹太人是对的!他不喜欢里默利克,这里一年到头在下雨,他不降生在这里,他就不会因为经常淋雨而咳嗽,或是得肺结核;犹太人那里没有雨,还有天赐的食物,人们都不用工作。
外婆一家人除了脑子不太正常的小舅舅外,都非常不喜欢小弗兰克的父亲,连带不喜欢他们这些由酒鬼父亲生下的孩子。但尽管如此,嘴硬心软的外婆还是伸手援助了这可怜的一家人,她出钱给他们租了一间房子,而且在此后也一直相法设法地帮助他们活下去;同样嘴硬心软的姑姑,在小弗兰克长大找工作时,还借了笔高利贷,帮他买了套体面的衣服好去面试。但这些帮助都是杯水薪车,一家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是领救济金。
而作为一家之主应该养家的父亲,却始终被人拒绝长时间找不到一份工作,后来难得找到一份工作却马上因为酗酒而丢掉工作;后来不得不去伦敦找工作,几个月后又狼狈的两手空空的回来了;最后的最后,他又拎起行李出去了,寄了3英镑回来后,再无音讯。
在他们回到爱尔兰以后,他的一对双胞胎弟弟先后病死,之后,他妈妈又给他添了二个新的,当他们父亲最后出现又离开的时候,最小的一个弟弟还在襁褓中,由六岁的小弗兰克紧紧抱着。他尾随在父亲身后,亲眼目送他消失在阴雨和湿雾中。
小弗兰克一直期待着父亲有一天会重新出现在他消失的地方,但直到他们一家五口因为拆了墙板当烤火的柴料,而被愤怒的房东赶出来时,他也没有回来。至此,小弗兰克大概才终于放弃了这个期待,认命地准备独自与生活奋斗。
可怜的小弗兰克,饥饿和贫寒,使他六岁的时候差点病死,十岁的时候差点瞎掉,十五岁因不堪忍受母亲为了有个安身之所而出卖肉体还要被羞辱而与对方打起来,结果当然只能是单方面被揍得鼻青脸肿,而且还得不到母亲的安慰和夸奖。
他终于伤心地离开了这个他本来愿意牺牲一切来维护的小家。
(2)
电影中,有我太多无法理解的事情。
为什么爱尔兰这么穷?它不是英国的一部分吗?20世纪的英国不应该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吗?看以前描写20世纪英国,不,哪怕是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乡村小说和电影,不都是一派宁静详和富足安逸的景象吗?怎么会穷到末世绝路的样子?
为什么弗兰克的父亲会找不到工作,而且被周围人所讨厌和排斥?为什么他妈妈不去工作?为什么长大的弗兰克不去离得比较近的英国伦敦而要选择去美国?
原来,爱尔兰和英国,不是一国人!!!而且是有世仇的两国人!!!这二国的关系,如果以我们国家来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对,没错,就是这么大的仇,这么大的怨。
1845年-1852年,爱尔兰的土豆得了黑死病,全爱尔兰人陷入饥荒,因为爱尔兰人全靠土豆赖以生存。据说,英国不但不加以援手,而且还雪上加霜,它甚至不允许其他国家运送粮食物质给爱尔兰。导致爱尔兰最终少了1/4的人口——饿死了一百余万人,还有一百余万人逃难到海外。这成为爱尔兰人民心中永远过不去的一道坎,当然我觉得看它们两的历史,从来也没有打算真正成为一家人过,但因为这场大饥荒,彻底没了和谈的可能。
而逃出去的一百万爱尔兰难民,据说经历也很悲惨。以美国第一代爱尔兰移民来说,他们当时在美国的地位比黑人还低下,干最苦的工作,拿最低的报酬。(咦?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貌似以前说到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也是这么形容的。)而且爱尔兰人因为好酗酒,好打架,而被人所看不起。
所以,小弗兰克一家在美国的贫困生活也不是不能理解了,但是穷到要离开美国回到更少机会更贫穷的爱尔兰,想来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父亲的个人问题。
而在爱尔兰本土,一直有反抗英国统治的爱尔兰组织,小弗兰克的父亲自称曾经参加过这支义军而且他本人也曾长期被英国悬赏过人头。只可惜,他的说法没有得到爱尔兰官方的证实,也就没能享受此荣誉待遇。因为他来自“北爱尔兰”而且信仰的是“新教”,所以,也得不到当地普通百姓的认同和接纳。
影片中没有明确提及,这是我查了相关资料后猜测的。因为,小弗兰克的外婆一直嫌弃女婿和她们家是不同教派,而且他父亲去求职时也处处碰壁,明显不是真的不缺人,而只是针对他个人的,爱尔兰人爱喝酒似乎是个常识,而且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是个酒鬼。最大可能就是他的来历。
北爱尔兰,是指位于爱尔兰岛东北端的六个城市,它和英国就隔一道海峡,而且是英国本土移民过来居住最多的地方,那里也是基督新教徒最多的地方。
而爱尔兰,本来整个岛都应当是天主教徒。
因此,北爱尔兰,不止在政治感情上背叛了爱尔兰,而且在宗教信仰上也背叛了爱尔兰。而它,在地理位置上看,从历史上看,本来都应该毫无异义地应该是属于爱尔兰人。(想想看,假如中国占有了日本本州的“中国”地区会怎么样……啊,心情真好!)
无论如何,小弗兰克父亲的悲剧,以及整个家庭的悲剧,主要原因在于大环境的民族宗教争斗导致了民众生活的窘迫,次因则在于他个人的不肯妥协现实而给家庭带来了直接伤害。他不肯老老实实低头找份工作好养家糊口;他还拿着维持一家生计的救济金去酒馆喝酒;他不顾家里急需煤炭木柴好烧壶热水给小孩喝,他也不肯弯下腰去捡散在地上的煤渣,也不允许自己孩子捡,说那样“像乞丐”,最后逼得刚生孩子不久的老婆带着二个儿子大晚上的去街上捡煤渣……
这个父亲真的不像是个父亲,他是个风趣善良的好人,他可以是一个丈夫,他妻子作为一个成年人既然选择了他,享受了他的优点,当然也得承担他的缺点;但他真的不应该成为几个孩子的父亲,因为孩子是被迫来到他们这个家庭的。
有人会问这个家庭这么贫困潦倒,母亲就没有责任吗?
这也是我看片子时的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个女人干嘛不出去工作?或者她就不能不生孩子吗?跟母鸡下蛋一样的生孩子,生了死,死了生,这样很好玩吗?
弹幕上,也有不少看友对这个不作为、得过且过的女人发出激励的声讨和唾骂。
事后我查了一下史料,据不完全可靠的消息是说,那个时代的爱尔兰女人是不允许外出工作的——这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是跟我们中国古代不允许女人抛头露脸一个德性吗?太震惊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已经有纺织女工了吧?更不要提,进入五十年代后,老毛同志倡导了轰轰烈烈的“妇女也顶半边天”的全国女性劳动力解放运动。以前真是对老毛同志太误解了,原来他不止是运气好或者好赏花,他真的是一代伟人啊!
而关于他们夫妻俩不自量力不断下蛋的问题,在影片后来也有简单提示。当他们穷得揭不开锅时,小弗兰克的父亲不饱也思淫欲地向他母亲求欢,被拒绝后气咻咻地怪责他母亲,说她这样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天主教徒应该做的事!SO,也许按照天主教义,女人没有拒绝丈夫的权力,没有堕胎的权力,也没有离婚的权力(据信教的朋友说这条对男女都适用)。弹幕上有人发红字问“为什么不戴套套?没有吗?”百度了一下发现,人家教义也是不允许使用的,网上有句话说“基督教希望地上的孩子像天上闪烁的繁星一样多”……
于以上种种现实,这个母亲只能以坚韧不拔随波逐流的精神养活着身边的孩子,她似乎没有溺爱过哪个孩子,也没有阻拦孩子小小年纪到煤矿打工,几乎是以自生自灭的放任态度养孩子,但她也不会对着孩子哭诉,在孩子拼命想赚钱补贴家用时,不断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一样去看场电影放弃用生命打工。
是的,她真的不是个温柔慈爱的母亲,但她也的确是个坚强理智的母亲。她爱着她的丈夫,一直放纵他,直到无法再纵容;她爱着她的孩子,不辩解生活的委屈,不拒绝孩子的好意,直到孩子长大主动离开,她也不加任何挽留。
(3)
这对夫妻,天性善良欢快浪漫;这些孩子,可爱聪明懂事体贴。
如果他们的物质生活能稍微宽裕点,哪怕只够吃穿,这都会是一个世界上最美满幸福的爱尔兰家庭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