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约练时,我们第一次尝试使用了外化技术,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值得纪念一下。
约练时间本来是6:15,但我却记成了6:30,“准点”进入房间时,L老师和W老师已经等了我一刻钟,感谢两位老师的包容与等待,也非常感恩两位老师把咨询师的角色留给了我,更庆幸两位老师愿意配合使用外化技术。
大家学习外化技术的那一天我没能参加,后来在学友们的分享中看到了比较具体的操作步骤,便将它复制保存下来。为了能够方便使用,我还特意打印了一份,今天晚上咨询的时候我便对着打印稿比葫芦画瓢。
因为有两位老师的积极配合,我们把这个技术的流程完整地走了一遍,以下是我对存在的问题所做的一个简单总结:
1.对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完全理解,如果脱稿的话会有难度。
2.对一些看起来很相似的问题之间的差异,没能够准确把握,需要慢慢在实践中体会。
3.对有一些问题的本身理解有偏差。比如:当你把这些告诉主人后的感受是什么?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就产生了疑问:是“你”的感受还是主人的感受呢?我理解为“你”的感受。
4.当一些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的时候,我自己的心里首先就产生了一些焦虑感:会不会把人给问烦了呀?
5.太注重技术的操作步骤时,会容易忽略来访者的感受,有时探讨问题会浅尝则止。如果技术熟练的话,这种情况应该就会减少。
总之来讲,只有将知识熟练掌握了,做到内化于心,才能够自然地外化于行,进退有度。
以前对“应对问句”一直不太理解,今晚约练后读许维素老师的《建构解决之道》,读到第243页“询问应对问句(如:何以能在有自杀念头时稳住了自己?)”这里时,突然就明白了“应对”的含义。这里的“应对”是指来访者在面对问题时所做出的应对行为,而不是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应对。我之前一直迷惑的原因就在于,只看到了咨询师的“应对”却看不到来访者的“应对”,因此我也没能充分理解应对问句所带来的效果。
最后再次感谢L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感谢W老师带来的满满的元气,她们都是照亮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