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虾、蟹养殖大多以种草养殖为主,水草在虾、蟹养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净化水体、稳定水质、蜕壳附着、提高溶氧、补充天然饵料、遮阴和躲避的空间。但每年天气多变的梅雨季节,虾、蟹池塘会发生水浑,白浊等情况,对虾、蟹养殖危害很大,有人因处理不当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虾、蟹池塘水浑的原因有很多,下边我们分析池塘水浑的原因、影响及如何正确处理
池塘水浑的原因
一、池塘缺氧 :
1、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摄食藻类,池塘藻类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引起池塘缺氧,导致水白浊。
2、水草密度大,夜晚耗氧严重,引起池塘缺氧。
3、池塘缺肥,藻类稀少,产氧不足。
4、水体有机质过多,分解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5、池底淤泥厚,底部耗氧严重。
二、新开挖的池塘或者稻田养虾、蟹前期底肥不足,导致水草、藻类生长缓慢,净化能力不足,残饵粪便不能正常氧化分解。
三、下雨过后,大量泥土颗粒进入水体引起水浑。
四、饵料投喂不足,虾、蟹或者野杂鱼“ 闹食 ” 引起水浑。
五、水浅,昼夜温差大,水体不稳定,导致池塘返底,大量有机质进入水体造成水浑。
六、虾、蟹应激,导致短期大量活动,引起水浑。
七、水草长势差,光合作用效率低,池塘自净能力下降。
八、池塘碳酸钙过多,黏附在水草上,影响水草光合作用。
九、水体缺少碳(C)、磷(P)、钾(K) 等元素,使池塘营养不平衡,水体不稳定,容易引起水浑。
十、底层鱼类套养过多,鱼类活动引起水浑。
池塘水浑就像大气污染一样,对虾、蟹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下边我们来分析水浑对虾、蟹的影响
一、容易引起池塘缺氧,导致虾、蟹爬坡、上草。
二、池塘水浑溶氧低,虾、蟹吃食差。
三、池塘还原性强,易导致池塘底部发臭。
四、水草易挂脏,草根易断,发黄,发黑,使水草活力下降,池塘自净能力变差。
五、虾、蟹易长纤毛虫、摇蚊幼虫。
六、水体中悬浮的有机质过多,黏附在虾、蟹鳃部,易导致烂鳃。
七、易导致池塘有害菌大量繁殖。
八、虾、蟹体弱,身体易附着有机质,蜕壳易死亡。
正确预防和处理水浑的方法
一、虾、蟹池塘安装增氧机,提高池塘溶氧是关键。
二、定期改底,解毒。
三、正确施肥,保持水草,藻类的活力,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四、减少底层鱼类的套养,防止因底层鱼类活动闹浑水体。
五、合理布局和管理水草。水草占养殖面积50%—60%即可,勤打草头,整理水草。
六、使用活菌分解底层有机质,提高池塘有机质的利用率。
七、搭建饵料台,科学投喂,选择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的饵料,保证小龙虾正常生长。
八、养殖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种虾放养密度:50-70斤/亩,20头左右/斤。
苗种放养密度:50斤/亩左右,80-100尾/斤。
九、阴雨天后及时用“碧水安”解毒调水,改善水质。
十、变天前后,做好增氧和虾、蟹抗应激工作。
综上所述,正确分析水浑的种类,找准水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水浑处理。养殖重点在于预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才能真正养好虾、蟹。实践证明,水草好的池塘,在水质保持适当肥度的条件下水体相当稳定,即使虫子多,杂鱼多水体也不会浑浊。少量多次肥水,让水草、藻类保持较好的活力,也利于虾、蟹生长,提高产量。所以,想要水体不浑或者少浑,保持水体的稳定才是关键。如何保持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正确投喂,清野杂,准杀虫,勤改底,巧施肥,多补菌。水质好,虾、蟹才能养好,效益才有保障。针对水浑,保草、防草脏来提高水草的净化能力是处理水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