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
其实,我特别不喜欢每天看人张开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作家)余华
今天,第一次去牙科洗牙,当震动如电锯般在口腔里嗡嗡作响,当牙齿麻酥疼难以忍受,当隔着口罩依然闻到洗牙医生浓重的口味,突然明白余华当牙医5年后为什么要放弃高薪弃医从文。因为他想看到比嘴巴更丰富的风景,想过不用坐班随性自由的生活,他开始了写作。
余华不停地与写作磨合着,退稿是家常便饭。一次他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被这歌中所唱的老黑奴所打动,决定写一篇经历种种打击,依旧忍耐,乐观活着的主人公,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小说《活着》。
《活着》有一种让读者不忍放下的魔力。凭借这种魔力,《活力》荣获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最高奖项,翻译成多国版本,并被名导拍成电影、电视及话剧,而余华也荣获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活着》以福贵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他起伏跌宕,经历命运磨,却依旧平静活着的一生。
福贵家里有良田百余亩,高门豪宅一处,娶的妻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但年轻时的他过分荒唐,吃喝嫖赌样样俱沾,稀里糊涂败光了家财地产,一夜间一无所有。他的爹被儿子气死,他的娘无钱医病归了西。在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他先后失去了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他一个个亲手埋葬了亲人,最后只剩孤独的他与一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
1,一个人最糟糕的命运也不过如此,福贵却活出了怡然自得
作者‘我’碰到福贵是在昏昏沉沉的夏日午后,半梦半醒间,‘我’看到犁田的老农在开导一头老牛,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
疲倦的牛拉着犁向前走。随后‘我’听到老人咿咿呀呀唱出“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我’被这位自鸣得意的老人逗乐了,有意和他攀谈起来。原来,老人叫福贵,他的老牛也叫福贵,虽叫福贵,老人并不福贵,反而一生命运多舛,让人听后心酸感叹。
福贵败光家产后,从几世豪宅搬入茅屋,经历打击颠簸的娘一病不起。为给亲娘治病,福贵带着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不料,半路被抓壮丁去打仗,九死一生后做了解放军的俘虏,捡回一条命。
辗转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人身边,才知娘已去世,妻子家珍带着一对子女辛苦过活,因缺钱医治,女儿凤霞高烧成了聋哑人。土改时,福贵看到龙二赢了自己家产被划成地主被枪毙。他认为龙二替了自己的命,受惊吓的福贵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什么都不多求,只想一家人在一起好好活着,有时也是遥不可及的空想。
儿子有庆活泼懂事招人疼。那年他上五年级,学校校长是县长夫人,生孩子大出血急需输血,有庆的血型正好符合,那个抽血的护士为保县长夫人,竟然愚蠢到抽干有庆身体里的血,导致孩子失血过多丢了命。女儿凤霞因为聋哑,很久都没有相亲对象,当凤霞终于得了一门婚姻,夫妻恩爱,幸福的日子才刚开始,却因生孩子失血过多丢了命。连福贵都都说,自己家与医院有仇,一双儿女都死在生孩子这事上。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善良勤劳的她在病痛和失去子女的打击后终于扛不住了,在女儿死后不到三个月也去世了。
女婿二喜是城里的建筑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外孙到四岁。那次,机器出故障,二喜被两块水泥板夹成肉泥,一命呜呼。外孙叫苦根,无爹无娘跟着外公福贵在乡村生活,那次发烧,外公心疼他,煮了半锅豆子给他吃,饥饿的他却被豆子活活撑死。
我们都觉福贵一生挺苦,因为悲苦,很多人评论说不敢看这本书。就连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时也给了福贵稍微温暖的结局:女婿与外孙,福贵与妻子,一家四口围坐一起吃团圆饭的画面。
2,命运弄人,但从阔少爷到凡夫俗子,福贵从不缺爱。
很多人看到了福贵的悲惨命运,但字里行间福贵也被满满的爱所包围。他有无私奉献的双亲之爱,有不离不弃的夫妻之爱,有坚实同生死的友情之爱,有暖意融融的亲子之爱,还有相互帮衬的邻里之爱……
1,无私奉献的父母唤醒福贵正道人生第一课
我们暂且不说福贵的家教方式,只从败家后父母的做法说起。
福贵的爹年轻时也是豪赌的角色,就像福贵娘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福贵败家后,爹虽气恨,但知赌债也是需要还的债,为让儿子警醒发家的艰难,用心良苦将地契房契抵押成三担铜钱。福贵在一趟趟挑去还债的过程中,终于明白祖辈挣下这份家业的艰辛不易。虽然这个成长的代价太大,他却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道理。
天上地下的生活反差,娘不仅没有抱怨责怪福贵,甚至怕他受不了打击,总是想法开导他:“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当家珍被丈人强行接走,福贵处于深深的自责和无助,娘却安慰他,“家珍是你的女人,谁也抢不走。”白发的娘甚至挎着篮子去挖野菜。
爹娘的不打不闹,无私奉献感化了福贵。“我想想再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
2,不离不弃的夫妻之爱,是福贵余生的温暖阳光
书中这段文字让我看了很感动:
凤霞嫁到了城里面,我和家珍像丢了魂似的,怎么都觉得心慌。往常凤霞在屋里进进出出也不怎么觉得,如今凤霞一走,屋里就剩我和家珍,两个人看来看去,都看了几十年了,像是还没看够。
一个‘还是没看够’,不禁让人对这对夫妻涌起羡慕:想我们现代人,往往结婚两三年就相看两厌弃,而福贵与家珍在艰难几十年的陪伴下,竟然越过越恩爱。
家珍对福贵的情谊让人感动。败家前,她苦口婆心劝过他,但他听不得任何劝,反而在赌场对孕中的家珍踢打侮辱。家珍念着他曾经的好,咽下心酸泪。败家后,家珍被娘家爹接走,当时她怀着孕,完全可以考虑改嫁或在娘家生活,但她却在生下儿子后重回一无所有的福贵身边。经历过几番社会变革天灾人祸,始终不离不弃陪伴着他。
直到临死前家珍都觉得嫁给福贵是幸福的,她说:
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
而福贵觉得自己能娶到家珍这样贤惠的女人,是上辈子自己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在家珍去世十多年后谈到她,仍然会一脸温情说,“家珍死得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这不仅是对家珍做人的认可,更是阴阳割不断的浓浓夫妻情。
3,没有一颗知足心,撑不起艰难生活里继续前行的勇气
当年,福贵把家产输给了皮影戏班龙二,当福贵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回到家乡时,村里开始了tu di gai ge,龙二被没收田产并被毙掉,福贵觉得自己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现在龙二又替自己去死一回,他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下去。
《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足的人内心更富有,生活最幸福。
福贵是知足的,他虽然没有大的志向,比如重振家业,但他觉得只要一家人能天天在一起,即使日子过得凄苦,胜过一切福分。在饥饿年代,当儿子有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福贵和家珍商量将女儿凤霞送人,以便节省出有庆的学费。当凤霞偷偷跑回来,福贵送凤霞回去时,突然被亲子情感所触动,决定留下女儿,他对家珍说,即使一家人饿死在一起,也不能把女儿送人了。
其实幸福有时很简单,去除多余的物欲枷锁,一切向简,反而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幸福体验度。有句话说得好:心若知足,人生处处是风景;如不知满足,生活到处是陷阱。
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身边有太多拥有物质太多反而迷失幸福感的人。
做生意的凤云和老公这几年是马不停蹄,赚了几套房子的钱,却在孩子上学年龄错过了陪伴。两个初二的双胞胎孩子成绩极差,她每次提起孩子总是唉声叹气,最怕参加家长会时被老师点名。
人的精力有限,时间在哪成就在哪。你大把的时间放在抓钱上,孩子的教育自然顾及不到,成绩差是预料之中。但若只纠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给自己制造不开心,也会忽略孩子其它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处,东方不亮西方亮,成才之路不止一条,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全部人生。想象一下,孩子懂事健康,孝敬父母也是不错。有得必有失,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每天就不会在哀叹中虚度。
结束:
《活着》这本书,其实并不让人感觉压抑,反而能从中看到一个人面对反常命运时,忍耐的限度有多大。生活并非想象中的美好,但也并非不可想象的恶劣,当我们处于逆境或低谷难以忍受时,不妨比较一下福贵的经历,永远别轻言放弃。虽生活不易,但愿我们面对生活时,永远保有一颗感恩知足的心。
文|若水
爱生活,想书写。涓涓意念,终汇成河。
茫茫人海,感恩遇见你。
文中用图来源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