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黑雨》—名毁津门

曾国藩回到江宁继续两江总督的任职,原先一番整饬两江的宏图大愿,被捻战失利减去了大半。他除了督促粮饷,支援捻战前线外,其他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读书作文,不多过问政事。

使他略感欣慰的是,在他身边有一批勤学上进、古文做得好的才子。曾国藩悉心指导他们,将自己古文写作的心得传授给他们。

正是初夏天气,江宁郊外风景宜人。他们一行人去到了灵谷寺内,曾国藩详细地向他们传授了古文的秘诀。一行人对曾国藩佩服地五体投地。

另外一边,李鸿章在前线接替了曾国藩统帅的位置,采取了曾国藩原定的合围的战略和离间之计。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让捻军全军覆没。

曾国藩一洗两年多来的耻辱,朝廷论功行赏,一番封赏之后,慈禧太后调曾国藩接任直隶总督,并着晋京陛见。曾国藩这次欣然受命,在交接完两江治内的大小政事,就进京城了。

初次陛见了太后皇上,曾国藩大失所望。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不久就会有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一天到来。

在曾国藩在京一顿忙碌之后,转眼就到年关了。正月十六这一天,乾清宫大宴廷臣,慈禧太后钦命曾国藩代替往常由首座满大学士袛领向皇上领酒,这是他终生荣耀到达极点的一天。

同治九年,天津府发生了一件震惊京师的大事。事情的起因是来自法国教堂挖眼剖心的传闻,而法国领事向朝廷命官开枪,打死县令家人,更是起到了民众暴乱的导火线。天津民众一把火烧了法国望海楼教堂,并打死了九个洋人。

朝廷派曾国藩赶赴天津处理这件事。天津事起之后,作为直隶总督,曾国藩早已作好了到天津查办的准备。只是这件事办起来,必有千难万难,而他却不能推辞。

这次前去天津,曾国藩深知凶多吉少,在临行前给儿子留下了一封遗书。

来天津二十天,津案的眉目已经完全清楚了。是中国百姓长期对洋人愤激而成的大变。曲在洋人,理在国人。可是这其中的是非不是他曾国藩一个人所能承担的。

面对着洋人的武力威胁,他不得不委曲求全。

他曾想假如他曾国藩此时站在天津,振臂一呼,将一切外国人统统赶出国门,从此以后,不与他们来往,关起门来干自己的事。天下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爱国英雄。而如今他却要奉太后、皇上之命,代表中国向洋人低声下气赔不是,驱使工匠去修复百姓怒火焚烧的教堂,用隆重的礼节去安葬枪杀中国人的凶手,拿数十万白银去抚恤被人们恨之入骨的洋人,杀中国百姓的头去平洋人的怨愤。他曾国藩会受千夫所指,遭万人唾骂,作为一个汉奸卖国而遗臭万年。

曾国藩浑身颤抖,不能自已。他叹息自己命苦,不料老来遭此大难。他仔细想来,十年前,朝廷与洋人打仗,大大小小打了不下百场,几乎无一仗占上风。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兵端决不能自他而开。

当曾国藩接受了洋人的无理要求,化兵端为和平。在他庆幸国家和百姓免除了一场深重灾难的时候,却不知自己却坠入了人生的耻辱的深渊,不仅使他生前悔恨莫及,甚至也不能得到后人的谅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