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此前,农业农村部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也广泛邀请了农业、文化、传媒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农民代表座谈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分必要,而且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农事节庆有传统。中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中国有13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积累了经验。
二是各地有探索。国内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假日节点,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这也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鲜活的样板经验。
三是市场有需求。2018年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休闲观光大众化正成为常态,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四是发展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为中国农业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