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闲聊谈起一个困扰了很多实体店老板的问题:招人难,培养人更难?
朋友很感慨的说:你看那些大公司招聘条件那么苛刻,却那么好招人,我们要求没有那么高,却总是招不到。好不容易招到两个又很难培养,教来教去都教不会。
的确,从事管理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这个问题真的困扰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头疼不已。但是更让我头疼的是,人人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他之后,很多人就会摇摇头,这太麻烦了,有那个功夫我自己去干好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回答,我也只能是摇摇头默默苦笑一下。
可能会有人好奇,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就是:把员工的岗位职责细化量化后,做成一个可复制粘贴的模板。
复制粘贴?开玩笑,怎么可能?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怎么可能复制粘贴呢?
是的,我以前也觉得不可能,但是我亲手做过很多次之后,我才知道是可以的。
曾经有人跟我抱怨:店面的员工每天做店面整理都做不好,东西拜放也无法做到整齐,早晚开灯关灯,音乐播放都不能及时到位,天天要自己提醒,讲了很多遍都记不住。几个人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不知道怎么教。
看着她满心的怨气,我笑笑说:“需要我帮忙吗?”
“你要是帮我解决了,我请你吃大餐!”
“好啊!一周就可以了。”
第二天,我以等她为由在她店里呆了一天,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员工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观察了她们一天的工作。发现员工的工作从搞卫生到接待顾客都是本色的演出,没有任何的标准,经过询问她也确实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只是告诉员工,卫生要做干净,衣服要摆整齐,接待要有礼貌这种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假大空的话,难怪她会那么糟心。
了解完了情况,我连夜拉着她和她的店长把每天的开店流程,闭店流程,店面卫生区域分配,卫生标准,日常事务责任分配,物品陈列标准等等做了一次全面的工作梳理,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打印成文,文件做完已是凌晨2点。
隔天一早,集中全部人员做两个小时的示范培训讲解,并把需要做标识提醒的位置全部做上了标识,要求即刻起按照要求执行,同时将相关规定和责任奖惩发给每个人学习签名。
从当天下午开始我陪同她的店长开始对执行做监督提醒,之后的每一天就是对已定标准执行的跟进,及时提醒、纠错。
一周下来,她每天早上从店面的监控里看到的再不是员工每天回来不知道干什么的无所事事,而是按照我们制定的流程一项一项的去完成开店前的准备,晚上到了开灯时间,也自然会有专人去负责开灯,再也没有出现过超过6点招牌灯还不亮的现象,物品摆放也都是在店长的督促下做到了有条有理,于是我也顺利的吃到了一顿大餐。
吃饭的时候,她有点感叹的跟我说:“之前我觉得这个小的店就那么几个人,订这些规矩太死板了,可是没想到,就是自己的懒,才让自己苦恼了那么久,如果不是被你逼着,我打死都不会去订这些制度,更加不会想到原来标准和流程这么重要。”
“是的,很多时候,不是工作难做,也不是员工不会做,只是员工不知道怎么做,要做成什么样子才合格。只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模板,让他们每天养成那样的习惯,把事情做成一个标准,慢慢的大家就都会做了。这样的工作方法容易被习得,让人做起来有方向感才可以被复制,在一个大家都执行一个标准的环境里,进来的人都是容易被同化的,除了个人本身的原因,否则都是可以被培养的。可是制定这个规范和标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要反复跟进和优化,很多人往往就是嫌麻烦不愿意做。”
大家都知道每一家麦当劳和肯德基吃到的薯条汉堡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即使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操作员工,也能给顾客一个统一的口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制作过程是有流程的,而且所有的原材料采购、备料、加工工艺、存储条件都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才有了这一致的口味。
而中国的菜馆里,同样是一个品牌旗下的两家餐厅,我们却有不可能吃到同一个口味的中餐,最大的原因就是中餐的烹饪技法是没有标准的,师傅也许有教标准的刀法,炒菜的手法,但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调料的分量也因人而已,因此,两个师傅的出品,味道永远不可能一样。
因此好的中餐都成了不可复制的艺术品,能被大批量复制出来的艺术品是最不值钱的。
麦当劳、肯德基不可能像中餐的菜肴那么多彩多姿,但是它却成为了可以被大量复制的工作技能,任何一个人稍加学习就能做出一套合格的汉堡薯条。
诚然艺术品是极具欣赏价值的,然而在商业的世界里能被大批量复制出来的SOP却是最值钱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才是好的工作方法?可以快速复制粘贴的方法就是好的工作方法,它能在商业扩张中迅速抢得时间,减少成本和执行难度。
任何能在这个问题上做精做细做久做深的公司都是了不起的。任何能在这个问题上执行到位的人都有机会创造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