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写作思考还是面对生活问题,本质上离不开三步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不过针对具体问题,我们习惯了直接解决,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饿了就赶快找饭店。
这样的惯性思维下针对心理困惑问题,也会习惯跨过了“为什么”乃至“是什么”,直接提问或给建议“怎么办”。
根据三级心理咨询师教材(2011),“依赖是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依赖有四种表现形式,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的最基本的特征:
“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这种不易觉察形式;
“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这种阻抗形式;
“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这种间接形式;
“您告诉我离不离婚吧”,这种直接的形式。
既然是没有解决的心理困惑问题,一般而言,人家已经考虑了千万次,也尝试过无数办法,只是没有效果而已。换句话说,可能是知道做不到,比如强迫现象。
如何面对别人的这种依赖式提问,我们毫不犹豫急于且热心给出答案。这时候,需要自问为什么我们习惯于直接回答?!给个解释很简单,看起来人家在依赖我们,希望给个万全之策,其实呢,我们一不留神就中招,变成自己“依赖自己”,这叫做生活模式,也是经济学家眼中的“路径依赖”。
直接给出答案,意味着好为人师,隐含的是高价值感,突出的是存在感,这才是依赖的本质。
因此,当我们习惯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帮”,需要警醒自己是否有着“路径依赖”惯性。作为自知之明,我想既要识别别人依赖心理现象,更要识别自我依赖生活模式。
由此带来第二个重要理念,那就是提升自己“质疑思维”。遇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最要的。由此想到有一次,老家亲人打电话给我,说孩子结婚急需用钱还差不少,生意上有很多欠账但是暂时要不回来,让我问问银行贷款可能性。这事儿最初我还真当真,了解一番回复不好办,接着才想起来可能“言外之意”想借钱呗。后来发动大家帮忙想办法,一点点凑了凑,也就解决了问题。
生活中好多时候,我们说的和听到的话语都是表层的,由于直说无趣或者难言之隐,很少直接说出目的,委婉婉转情况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别听风就是雨,也是质疑思维的直接原因。恰如苏州园林,曲径通幽,又如谜语笑话,意味深长,既然曲折有趣且现实,那就努力保持有意注意和自我觉察吧。
因此,解决办法就是“直面问题”。闯过表层迷雾,洞察话语真实,技巧很多,包括询问沟通、观察细微、猜测思考。
这其中猜测和思考的确需要,但是容易偏差,陷入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用作解决问题是下策。细微观察是好办法,可以更加真实,客观性强,只是时间长久,可以用于类似重要的亲子关系处理等。介于二者间的就是“沟通询问”,这时候类似猜测性质的交流,核心目的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或者说是澄清“是什么”。
当我们彻底搞明白了问题是什么,往往也就知道了怎么办!
如同那个“咕咚”的故事,惊恐之际回到原点,发现所谓的恐惧不过是自然现象,也就释然了心理问题。家庭教育中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过于保护孩子,比如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总是追着喂着吃;担心学习努力程度不够,总是叮咛复习好功课,即便外出也要拿着作业学习;还有总是喜欢拿着孩子与人家比较,不是比较各个方面,单单拿着自己孩子不好的地方去比较,人比人气死人。
所有这些,都是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心态失衡问题,问题根源来自自我的不安全感,自我的预期过高,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绝大多人的平凡现实。如果能够承认自我欲望存在,也就可以让它来去自由,减少禁锢的痛苦。
一、复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2.“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
3.“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
二、认真阅读并体会“咕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