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悠悠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明·洪应明 《菜根谭》
读到《菜根谭》书里这句话,我内心的花朵忽然绽放,香气萦绕着生命。在清苦的生活、工作里,体验潇潇洒洒的真趣味,这才是至高的人生境界。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问的人、做工作的人要抱有专心治学的心思,行为谨慎,勤于事业,还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极端清苦拘束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滋育万物成长呢?”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每日在苦闷、哀怨中度过,做着自己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日复一日。有些人要么精神已经麻木,像萧瑟的秋日毫无生机;要么在艰难困苦面前,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像肃杀的寒冬一般冰冻了人的灵魂。人一旦缺乏了生机,工作事业怎么会做好,生命如何能收获真正的喜悦。
《曾国藩家书》中这样写到:
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大意是在繁杂、劳累的工作中,怀着一种淡淡的愉悦。对此,曾国藩还写过一副经典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苦苦支撑,又怀一派春天般的生机,用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话说,就是“痛,并快乐着”。人生大抵如此,要学会欣赏其中的美感。做不到,不是人生本就是苦,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那么大家会说,在辛苦的工作中哪有那么多的愉悦和生机?生机来自于,外卖小哥在等餐之时背诵唐诗,成为全国知名的诗词达人,他在辛苦的工作中寻找精神的意义;生机来自于,在经历起早贪黑的艰苦奋战后,取得不菲的销售业绩,那是在寻找奋斗的价值感;生机来自于,呼市一中校长将自己化身钢铁侠,给即将毕业的学子表白,为学子减压,化作一场滋润灵魂的春雨。那勃勃生机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己的心,与外在的世界无关,只关乎心境是否开阔与豁达。
工作的苦闷多来自于眼前的困难,事业家庭的不均衡,人际关系的复杂,收入的不满足等等。总之,大多数人在寻找“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可总是事与愿违,还有欲望不断膨胀,从而导致的痛苦与焦虑,永远寻找不到生机与乐趣。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路,坎也要面对,坷也要坚持,因为已选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经历,磨砺也要接受,挫折也要承载,因为成长。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名作《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并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因为有了困境,我们才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后成功的乐趣。
工作时很多父母会焦虑家庭事业的失衡,尤其对孩子陪伴的缺失,这样工作也做得不够专注,孩子也未能尽到陪伴责任。陪伴孩子不是孩子在旁边看电视,你在他身边玩手机,这样的“假”陪伴,也不仅仅是放弃自己的成长与事业,每天与孩子形影不离。
高质量的20分钟的陪伴,比起漫不经心的1小时,更能滋润孩子的心田。在与孩子诚恳的沟通时,孩子会感受到尊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而这些感受,是孩子成长的力量,是孩子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底气。
当我们用心去权衡去接纳,那么家庭和孩子就不会再是我们工作的牵绊,而家庭的温暖会滋养我们的心灵,能够给予我们的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乐趣。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书中写到: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