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村吾友:
见信如面!
一直想写一封信给一直以来关注支持的朋友们。
很怀念初来简村的日子。
那时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顽童,突然进入一座百草园。
这里是一座写作的百草园,园内奇花异草,馥郁芬芳,蜂围蝶阵,莺歌燕舞。还有小溪潺潺,溪畔落英缤纷,小溪内游鱼细石,水草丛生。
我一下子被迷住了。每天在自己的菜园里忙碌———我在这里也开辟了一片菜园,种点四时蔬果,比如黄瓜、西红柿之类。忙完后,我就开始在这座百草园里游玩嬉戏,流连花丛。
我看到了最美的花朵,还细细嗅过花朵的芬芳;我追逐着蝴蝶的影子,想要捕捉最美的春天;我还在小溪边捉鱼,体验鱼儿在手心滑过的清凉。
这个简书,让我来了不想走,让我爱得流连忘返,于是决定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不走了。
知道我来后,简村里的村民们都来热情拜访,带着扑鼻的美酒,携着新酿的蜂蜜,到我家里做客。
我虽没有美味佳肴,但胜在有菜园里新鲜果蔬,固然粗拙,却是出自一片真心实意,味道甘甜可口。
日落西山,牛羊归圈,朋友们拜访完毕纷纷归家,我常常于月夜柱杖叩门拜访。为什么柱杖?因为视力不好,看不清路。
与朋友们月下畅谈,伴着清风明月,听着虫叫蛙鸣,好不惬意,一直到月入中天,才兴尽而返,踏月而归。
那是初到简村的日子,每天神仙一般悠闲惬意。
回首往昔,好不怀念!
闭眼冥想,时间穿越到了现在,来到简村第247天。
每天依然耕耘在简村的土地上,可是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我,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写文章。上午忙工作,忙完后下午继续写文章,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儿,多长一双手,好让自己过得从容一点儿。
每天写完文章就有别的事来瓜分我的时间,我顾此失彼,应接不暇。所以,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似乎很久没有回看朋友的文章了。
以前,经常会拜访朋友的小屋,谈论文章,把酒言欢,好不快乐!如今,我竟然没好好读过朋友的文章,即使读,也是走马观花一样浮光掠影。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有一位老朋友久已不来了,追到她的主页,发现她已经很久没有更文了。我不仅怅然若失。
一时间有种“天上一日,人间百年”的感觉,最近在忙什么呢,何至于到现在才知道老友失散?
每一天都像陀螺一样围着日更旋转,被转得晕头转向。同样是更文,为什么以前还有余暇赏阅文章,现在却没了时间?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第一还是因为日更。
虽然还是每天日更,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拉大长度和提升厚度。如果说写作是远途,我现在正在爬坡阶段,向上走得很吃力,花去了我很多时间。
天生愚钝,很羡慕那些不费力气洋洋洒洒写几千字的人,我像一只小蜗牛,爬得很慢。从一千字到一千五,歇口气,再继续向两千字爬。现在的日更,大部分文章能达到两千字,偶尔有小三千字的文章。
为此,我就要花比以前多一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文,不知不觉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而我一天里几乎抽不出大块儿的时间,只有利用边角料的时间零敲碎打,分几次来完成日更。
说来还是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才导致我没有余力去欣赏学习更多好文章。对于这个原因,我要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更文效率,这样才能抽出精力和时间去回访朋友文章。
不过,我有一点自认做得还合格,就是只要有朋友留言,我或早或晚必定回复,有关注的也尽量回关。我一般只回关有作品的友友,还没有开始写作的暂不回关。
因为知道能抽出时间来读别人的文章,并且留下评语感受,是多么难能可贵。
每一个赞和留言背后都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位用心的读者,在用心读你的文章。这些,正是来自心灵的回响。
我一直觉得,写作最美的莫过于心灵的回响。何况,还有一些读者留下长篇精评。感动之余不免惭愧,何德何能,得到如此厚爱。
除了有评必回外,我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一定不能辜负朋友的厚爱,要更加努力写好文章,写出更多真诚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
同时,我也深刻反省自身:我是不是有些浮躁了?有多久没有沉下心来向朋友们学习了?除了忙,是不是也有心浮气躁的原因?
学须静也。静,是学习的根本,一旦浮躁了,就会写不出东西来。写作需要静心,静下来才能有文思。沉不下心向别人学习就是一个警示,警示我需要调整自己了。
心就像一个容器,装得太满就盛不下更多内容。是时候把内心清空一下内存了。
腾出更多空间,从零开始。成绩和骄傲,都属于过去,如果没有未来,过去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今天,写这封信就是给我一个机会,提醒自己,警戒自己,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另外,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适当舍弃一些,比如追求完美的心理,比如不必要的热闹,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思考,写作,阅读,学习。
希望我可以调整好状态,更加从容地更文,并品读赏阅朋友的文章,像过去那样。
多谢每一位朋友的陪伴鼓励,哪怕我暂时不能回访您,只要坚持日更,我们就不会走散。加油,一路同行,繁花似锦!
此致
敬礼
三秋桂子
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