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亲子沟通三十五课:与孩子发生冲突到底该听谁的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父母说了算,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说,孩子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很磨蹭,马上就要迟到了,还在玩玩具,妈妈会不会很着急,吼他:“快点,你再不快点就要迟到了!快点!”孩子还不走,父母可能就得拖着孩子走,甚至发脾气打骂孩子了。这种就是权威法。

还有一种是父母拿孩子没办法,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拖拉,要迟到?那好吧,迟到就迟到吧,你要买玩具?好吧,你想买什么就买吧。虽然父母不愿意,但是因为拿孩子没办法,或者认为应该给孩子自由,所以只好听孩子的。这种就是放纵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孩子。

那绝大部分父母呢,会变成有时候权威,有时候放纵。搞得定孩子的时候,就使用权威法。可是如果孩子实在太难搞,撒泼打滚无所不用的时候,我们就会屈服,放任孩子,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说就是:“要不怎么办啊,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一直哭,一直闹,我答应他我能怎么办啊?

”作业:1、总结一下在聆听和表达的过程中你的收获和体验

在聆听的过程中,因为有妈妈的接纳和同理,孩子的情绪更容易平静下来。表达“我信息”,我的目的性太强了,我希望表达了“我信息”,孩子就立马可以改掉行为习惯,所以我发出的“我信息”,孩子基本上不理会,唉一不小心就又带人双方问题区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