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讀史——讀通札記(1705)

讀中華點校本《資治通鑒》之《卷163》,感:1、思辨讀史。通覽歷史,俯瞰古今,讀史益智,讀史悟道,讀史明白。竊以為是,歷史是明白學,讀史使人通透;歷史是帝王學,讀史使人睿智。然,如何讀史,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及清?或死記硬背:時間、地點、人物及歷史意義,一目了然,一應俱全;更或思辨讀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現實的我即是歷史的人,歷史的人即是現實的我,如何處置歷史事件,自己如何做答?或比人高,或不如人,拭目以待!故得,人過中年,讀史不求甚解,不在乎時間地點人物,及歷史進展,毫無意義;而在乎抓住本質,了解人性,啟發智慧,思辨讀史,史書“現場”旁觀,現實中的我,如何學習歷史人的經驗和教訓?思辨讀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