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神畅也。”——《幽梦影》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此春日读书之乐也。当春时,草木萌动,鸟兽初醒,残留的萧索哪抵得过润绿的春风?若是能有一屋,屋旁植树,树下有窗,窗对一溪,读于斯,而乐于斯。清风纵使不识字,也不输于一部诸子。时异世殊,其对生命的思考是一样的。或芳草盈阶,春光满眼,正是心情舒畅,长啸欲歌的时候,以读汪洋恣肆的韩愈文,神思飘逸的太白诗为佳。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此夏日读书之乐也。夏日炎热,昼午可寻一荫凉处读书,倦可枕书而眠。此时的书,不可不为闲书。《闲情小品》、《闲情偶记》、《看山阁闲笔》、《遵生八笺》皆可,惟闲,方能了却浮生。至于日薄西山,热气渐消,此时读书,要一些“下书物”,如苏子美读《史记》,以酒下书,读一卷,可浮一大白。若竹影参差,松风幽远,差不多可以歇息了。夏日昼长,读书时间相对较多,篇幅厚重的史书是不二之选。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此秋日读书之趣也。秋天,宜夜读。秋夜,四下无人,却可时闻蛩声,难免想天地之旷,人生之渺。我不知道欧阳子写《秋声赋》时读的是什么书,但如果此时阅览道典佛经,定能感化天地。所谓秋风一吹,杜甫的胡须便落了。悲秋的诗词不在少数,但秋风、秋雨、秋叶、秋月、秋雁便可概括大半,其景过于单一,其境过于凄清,不宜多读。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此冬日读书之乐。冬日酷寒,个人抱影寒庐,确实不太想读书。可若是有梅,有雪,那就大不一样了。见梅傲立于霜雪之下,不能不令人振奋精神。梅雪相映以清其思,纸笔相随以了其得。刨析义理,非《十三经注疏》不读。至于冬夜,红泥火炉相伴,一部《围炉夜话》,可以说是十分应景了。
读书贵在专,所谓四时读书,取其一日不可释卷之意。虽四时不同,握卷不同,然读书之心不可弃。以此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