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方所”。
比想象中的大,还有那一架供人坐着看书的木楼梯,总让我想起哥伦比亚大学那坡标志性的石阶,共同点是,都坐满了捧着书的人。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冲着方所那架“书阶”去的,希图沾几分“书山勤径”的灵气。
楼梯跟我在图片上看到以及在脑海里想到的差不多,但是坐在上面,捧着书,总觉得差一点什么,想了半天,原来不是差了什么,而是多了什么。多了什么?声音。
我理想的书店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的,就算有,也是哗哗的翻过书页的沙沙声,便如秋夜里的寒雨,从檐下滑落,滴打在空阶上。喧哗是万万不敢有的,接打电话更是大不敬。这种感觉曾经在解放碑的“精典书店”里找到过,虽置于闹事,一钻进去,却有隔世桃源的方外感。但在方所,很遗憾,这里的声音太多了,外面商场隐隐有背景音乐,听不太清是什么,只是觉得嗡嗡地似飞蝇,身边有人的鞋底重重踏在楼梯上,充满了恶趣味。更不能忍受的是不时有孩童在楼梯上窜上蹿下,大声喧哗,扯着喉咙叫妈妈,又追逐嬉闹。我从来不反对孩子玩耍,但在这等神圣的书卷的殿堂,这种亵渎我真担心会折损他们的福分。
一个书店,乃至架上的每一本书,我相信都是有灵魂的,“方所”在这里,似乎一个诗书传世的书香女子,下嫁到三姑六婆的大宅院里,条件倒是蛮好,却有一种沦落风尘、明珠暗投的委屈,让人不免替她心疼。
这是一个好书店,却选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