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周六
蔡徐坤告B站:互联网没有想象中温柔
据上海正策律师事务的微博,受蔡徐坤委托,其向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发送了律师告知函,称该公司运营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存在着大量恶意剪辑委托人形象,赋予血腥暴力及辱骂等色彩的视频。无疑,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网络暴力,B站作为平台方,监管缺失,助长不正之风,实在难辞其咎。
当红流量效应使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众议。诚然,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这些恶意剪辑的内容,其恶毒昭然若揭。对于一个明星,可以不喜欢,但因自己一方的好恶,就无视道德底线,实属不应当。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语境下,许多的网民已经失去了公共道德。当标榜满足个性化需要的网络时代来临,人们在社交媒体中只顾肆意挥洒自己的意见,直白又犀利,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如此迷恋这种感觉。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赋权,我们骤然间从传统的大众媒体环境中解放,不再似以往做一个无法反馈的受众,而是一夜之间,成为拥有主动权的用户。压抑了多年的表达欲终于得到释放,狂风骤雨中最先抛弃的是道德。
另一方面,资本的本质也袒露无余。互联网受众的直接互动,为诸如社交媒体,视频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快速累积流量,像微信,微博,B站已经成为巨大的流量池。这些资本总是聪明的,想要引流就不得不加强内容。B站中血腥暴力的“蔡徐坤剪辑视频”之所以猖狂这么久,其实正是平台深谙内容聚集用户的道理,放任吸引眼球的暴力内容不管,吸金成为唯一目的。
互联网看似带来了“人人拥有麦克风”的世外桃源,人人欢唱这美景,庆祝自己的声音骤然高贵。但是,人们总是连最基本的礼貌都难以做到。这个社会的年轻人都有城市病,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互联网反而成为宣泄自我,无视道德伦理的“避风港”。
不知何时,明星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私人空间被深度窥探,犹如身如福柯所言的“全景监狱”,一举一动,毫无保留。打开微博热搜,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在公众人物身上就是百万的阅读量,许多时候,当事人还未发声,吃瓜群众已经演完所有的戏码。
这样的互联网社会,温柔已经丧失殆尽了。我们不再是有话无处说,而是该说的不该说的话,想说就说,自己开心就好。人与人之间,仿佛没有了距离,却又隔着十万八千里。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技术的升级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当互联网被创造出来时,人人幻想亲密距离的美梦,但时过境迁,打破这些幻想的,依然是我们。细细想来,网络尽管带给我们诸多便捷,也带走了我们许多纯真。
蔡徐坤不是网络暴力的第一个受害者,但同样,也不会成为最后一个。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互联网密切联系,难以分离,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选择的权利。选择是否应用互联网,我们没有权利,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却可以保留一份选择的权利。适当放弃一些所谓的“言论自由”,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是技术的恩赐,但它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
互联网不再温柔。
依然温柔的,可以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