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者(陌客生)
转眼又一年过去了,王乐已经恢复如初,与南山道人几个回合下来居然不分高下,南山道人笑容满面,心里总算踏实了。这两年来,他用了各种珍贵药材每天为王乐浸泡身体一柱香,又用寒针为他顺通经脉,总算将这小子的一身铁骨给挽救了回来,而且还胜比以前。
李婉儿两年时间除了王乐年岁之日离京上南山,其余时间全部在军中,培养皇城守备军,考核边防护卫军,三军将士无人不服从,虽然李婉儿一介女流,但是,上的了沙场,下得了厨房,朝堂之上伶牙俐齿,百姓之中和颜于人,皇城之中早有一段佳话流传。
“李婉儿,整三军,
士气高,吾王悦,
朝堂文,沙场武,
国之幸,王乐福,”
虽然这两年来关于李婉儿的功绩和将士们的反应早有人在昭和帝耳朵旁煽风点火,但是昭和帝全当没有听见,一些公文中没脑子的冒死进谏,昭和帝看到奏折后只安排李靖传口谕免去那人官职,他从来都不需要这种打着为国为民考虑的闲臣。因为他有李靖随时禀报李婉儿如何将三军整理有序,如何提升行军速度到士兵个人素质,如何鼓励将士的士气,这一切昭和帝都了如指掌,他想要的是各地方官员如何造福一方百姓,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商户是否乐于经营,这一切才是这个国当前该有的,而不是替帝王考虑谁会功高盖主,谁会勾结叛乱,因为,他近一年的时间不仅仅培养了自己的眼线,而且全部安插在了大街小巷,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别人眼里,昭和帝每天除了上朝听政,陪宏德皇子下棋,最多的就是在怡和殿听曲,好像这个国家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大事。那些回家安享晚年的老臣偶尔还会上奏,时间久了发现他们送出去的奏折原封不动的又回到了他们的府中,这才暗暗乍舌,原来这一切都在昭和帝的控制范围内,他们也就不在过问,整天不是去街头遛鸟就是和同窗好友喝茶下棋,国家大事已然抛向了脑后。
这年春节,街头小巷张灯结彩好是热闹,宫中昭和大殿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昭和帝带着承德皇后,宏德皇子,以及宣德太后,坐于大殿之上观看歌舞表演,一曲尽后,宏德皇子请求要赋诗一首为祝国泰民安,昭和帝笑容满面。
“允了!”
“初上华夜满城雨,莺啼桃花水自流,
故国楼前声声语,老树坐卧百家留。
妾盼卢笛吟凯歌,壮士归来已十载,
丰功只为沙场梦,金戈铁马戍边疆。”
宏德皇子念完后,群臣中不知是谁轻声而泣,众臣面面相窥,不知这宏德皇子为何突然要赋诗这样一首,而只有张谦突然站了起来,抽出护卫佩剑舞了起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面对曾经的右相,那个圆滑管理礼部,谦谦有礼的老头,昭和帝突然笑了起来。
“好!”
“吾王可曾记得宏德皇子所赋?”
“你认为吾老了?”
“臣不敢。”
“宣王乐,李婉儿。”
“王乐听令。”
“臣在。”
“王乐功于国,利于民,先帝与吾都有愧于你,吾答应过你,定当洗你所有冤屈,还你一生荣耀,吾封你为护国公兼镇远大将军,愿你夫妻二人同心协力雄震我三军。”
“臣接旨,谢吾王。”
(感谢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