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终于把《大侦探小卡莱》看完了,这本书有30万字呢!”哥哥举着那本厚厚的书,语带炫耀。
我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看他有没有想要跟我分享点什么。没有,他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动物小说,继续新的阅读之旅了。
我不仅有一丝忧虑。作为普通家庭的父母,虽然知道开卷有益,但对他的阅读不可避免有功利性的期待,他读的这些书对他的阅读理解有帮助吗?对他的写作有帮助吗?
哥哥6岁左右开始自主阅读,读过的童书(不包括绘本)差不多有百十本了,虽然阅读有了一定的量,但他是否只是沉迷于故事情节,很少进行分析和思考呢?家长又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层次呢?
我们知道,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帮助孩子打好精神底色,还能帮助孩子认真审视和思考自己、他人以及这个世界。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阅读能够带来深层次的愉悦和快感,这是其它娱乐方式无法满足的。孩子越早体会到这种快乐,越不容易被生活的无聊和琐碎打败,即使将来历经生活的磨难,仍能保持一份从容和优雅。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读完一本经典的书后,会不由自主地掩卷思考,一种“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萦绕心头,久久不去。有时候 ,我们很想找一位同样读过这本书的人,跟他分享下这种感觉。孩子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需求呢?我们能不能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孩子很小就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陪孩子经历过早期亲子阅读的家长都深有体会。经常会听到新手妈妈这样吐槽:“这本书我都读了几十遍了,孩子还要我读,我现在看到这本书都想吐。”如果你留心观察,还会发现一现象:孩子反复阅读的书大都非常经典,经常是获大奖的绘本,这是否说明孩子天生就有一定的“阅读品位”呢?
记得我们家哥哥2岁半时,妹妹刚出生,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妹妹身上,哥哥自己睡小床,每晚睡前我都会跟他讲故事,有一段时间,他反复要求我读一本《小夜熊》的图画书,是一个小男孩帮助小夜熊寻找妈妈的故事,绘本的图画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有点神秘,有点梦幻,有点沉郁,还有点温暖,当时的我每次读都有一丝莫名伤感,我不明白2岁多的小人儿为什么偏偏喜欢这样一本不幽默也不明快的书,反复读了差不多有半个月吧,有一天,我似乎悟到了点什么,不再理会孩子爸爸说的“让孩子从小独立”之类的话,坚决让哥哥跟我和妹妹一起睡在大床上。
多年后重读这本书,发现了之前没有“读”到的内容:故事里的小男孩通过讲述自己在梦里帮助小夜熊找妈妈的故事,向妈妈传达了他害怕黑暗、害怕失去妈妈的不安全感,故事外的小男孩(哥哥)通过让妈妈反复读这样的故事,向他的妈妈(我)也传达了同样的情绪。故事里的妈妈认真倾听和参与了小男孩的分享,缓解了小男孩的焦虑。故事外的妈妈(我)反复讲述这个故事,倾听到了小男孩(哥哥)的焦虑,做出了改变。瞧!书里书外,三重故事重叠交织,表达的却是相同的诉求,多么奇妙的一个阅读体验,如果不是5年后重新阅读,不会理解到这一点。
这样的体验多了,促使我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把以前读过的经典的绘本、儿童小说拿出来重新再读一遍呢?实践证明重读后对一本书的了解更深入,理解更深刻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重读经典、鉴赏经典呢?
我在艾登·钱伯斯的《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后里找到了答案。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下这本书的主要理念和我的阅读实践。
先来解读一下书名的主标题,“说来听听”其实就是和孩子讨论阅读心得,为什么用“说来听听”这个字眼?比起“为什么”这样笼统和带有质询语气的提问,这个句子更有“探寻、邀请发言”的意味,代表老师真的很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作者想要强调在和孩子讨论时,要在一种平等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
回想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老师带着标准化的“先见”开始与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在老师一步步的“诱导”下揣摩着老师想要的答案,猜对了,会得到老师大大的赞赏,猜错了,即便老师不至于生气,也会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过去。这样的讨论,孩子不是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是在猜什么是“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解读能力,只能在参考书中寻找那唯一的“正确解读”。
再看下书名的副标题“儿童、阅读和讨论”,为什么不用“儿童的阅读和讨论”?我认为这是在强调儿童才是阅读讨论的主体,在研究讨论的技巧时,首先要研究儿童,只有了解了儿童,阅读和讨论才能开展的更顺利。
看下本书腰封提供的信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评论家,入选深圳“十万教师阅读行动”首批推荐阅读书目。作者提出“儿童也是评论家吗”这个问题时,他的研究团队一开始是质疑的,他们认为评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成人才能从事的活动,但是作者在对儿童进行大量的观察研究时发现,“儿童具有天赋的评论能力,而且自成一格。不管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而言,对儿童而言都是出于直觉的行为。”
下面是从书中摘抄和整理的主要观点
1. “讨论”在阅读中扮演核心角色。引用书中一个8岁小女孩萨拉的一句话“除非我们将度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2.儿童就是评论家。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的职责所在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这对带读老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是作者想要研究清楚的问题。
3. 成人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相信孩子的每一个想法都弥足珍贵。这种平等民主的态度让孩子不畏惧表达任何想法和观点。
如果“讨论”对阅读儿童文学书很重要,那么它应该同样适应于电影,诗歌和绘本等作品的解读。我决定和孩子们试一试。生活中我是个寡言的人,不习惯对着孩子说教,而孩子又需要交流,所以亲子阅读和讨论在我们家扮演的沟通作用就尤为珍贵。
我跟5岁半的妹妹分别就一部动画片,一本绘本和一首诗歌进行了“说来听听”,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分享看法的,是否真如作者说的那样—具有天赋的评论能力。
作者指出:通常我们在跟其它人分享阅读心得时,会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分享热情。“你读过这本书吗?”“你不觉得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吗?”或者“我不喜欢这本书的结局。”人们很乐于分享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容,但很少会刻意讨论一本书的“意义”(演绎和独特性)。我想这里凸显了带读老师或家长的重要性,成人的刻意引导会让孩子养成主动讨论“意义”的阅读习惯。
2. 分享困惑。“你看得懂这一段吗?”“当如何如何时,时什么意思啊?”不用的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知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团体子不同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书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说明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什么是“模式”?以童话为例,例如,在童话里常常有“三个兄弟”,往往年级最小的一位通过“三项”考验而得到报偿;或者像“三只”小猪里重复出现的“发脾气,吸口气,一口吹到你的破房子”这类押韵的句子,搭配重复感的插图,总能帮助孩子理解图片在说些什么,从而掌握文本的模式。
我们先就一部韩国动画片《啪嗒啪嗒》进行了“说来听听“,这部动画片其实是给成人看的,寓意深刻,引人深思。我想当然地认为小孩子未必能看得懂。
妈妈: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妹妹:喜欢啊,我最喜欢啪嗒啪嗒和小黄鱼在一起。(分享喜欢,孩子看到的是友谊。)
妈妈:有不喜欢的地方吗?
妹妹:我不喜欢老啪嗒啪嗒被吃掉,我希望他和小黄鱼都回到大海去。(孩子喜欢美好的结局)
妈妈:你不喜欢这个结局啊。
妹妹:是的,老比目鱼偷偷藏了一个刀片,我觉得他应该把刀片分成几片,每个(条)鱼发一片,这样大家都可以逃出鱼缸。(分享不喜欢,并尝试改编结局)
妈妈:你对老比目鱼有看法。
妹妹:嗯,我不喜欢他打啪嗒啪嗒,但是他保护小黄鱼不让带鱼(鳗鱼)吃。(分享困惑,不理解老比目鱼的复杂性)
妈妈:鱼缸里的鱼靠装死来活着,还吃自己的同类,你喜欢他们这样吗?
妹妹:我知道大鱼是吃小鱼的,小鱼吃水里的虫子(浮游生物)。(孩子似乎想给鱼吃同类一个合理的解释。)
妈妈:老比目鱼一直反对回到大海,为什么他后来要逃走呢?
妹妹:他看到啪嗒啪嗒被吃了,很害怕,他怕被人吃掉。
妈妈:你觉得啪嗒啪嗒对老比目鱼产生影响了吗?(妈妈忍不住想要引导)
妹妹:什么是影响?
妈妈:如果没有出现啪嗒啪嗒,老比目鱼会想要去大海吗?
妹妹:不知道,啪嗒啪嗒说大海可以看到很多好玩的,老比目鱼也想看看。
妈妈:你觉得他逃到大海后开心吗?大海也不安全,他也许会被鲨鱼吃掉,毕竟他很老了,不那么灵活了。(妈妈继续引导)
妹妹:不开心。(这个回答出乎妈妈的意料)
妈妈:自由了也不开心啊?
妹妹:是的,他在大海里会觉得孤单。
妈妈:大海里不是有一大群蓝鱼吗?他可以跟他们交朋友啊!
妹妹:但是啪嗒啪嗒死了,他的好朋友死了,小黄鱼也死了。
妈妈:你觉得他们是朋友?
妹妹:对!(这个解读相当深刻了,虽然也许只是无心之语。因为在影片里,老比目鱼是鱼缸里的“老大”,看起来更像反面角色。)
妹妹不是那种表达力很强的孩子,在幼儿园也很安静,乖巧。如果不是跟她“说来听听”,我根本不知道她也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我想,如果换一个跟他一样大的孩子,也许会有更精彩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家长未必会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说来听听》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孩子就是评论家,他们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都应该被重视和倾听。他们在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表达力,还帮助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帮助和他一起讨论的伙伴(包括成人)发现新的视角。
如果参与讨论的人更多,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完全相同,“说来听听”就变成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讨论,更像是头脑风暴,阅读讨论不再像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努力把孩子引向“预设”好的答案,而是让大家看到更多解读和评价的可能性。
为了帮助带读老师更好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作者把“说来听听”的问题架构分成了三大类:
1. 基本问题 根据三种分享而设计。比如“是什么特别引起了你的注意?”“哪些是让你觉得无聊的部分?”“有没有什么情节四完全出乎意料的?”
2. 概论性问题 例如:“如果你是作者 ,你会怎么让这本书更好些?”“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联结)“在阅读过程当中 ,你能够在想象中‘看见’故事的进行吗?”(图像化)这是《阅读力》里提到的阅读策略。
3. 特定问题 “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你从谁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你只透过其中一个角色来看故事吗?或者有时候也会从其他角色的立场来看故事?”
另外我和孩子又讨论安东尼·布朗的《公园里的声音》,这也是一本很难解读的绘本,要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还讨论了几首金子美玲的儿童诗。绘本和诗歌的具体讨论我会整理到以后的文章里,我担心写的太多,恐怕读者没有耐心读完它们。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我敢肯定你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读者,也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正是读者的阅读,才让写作者的努力有了意义,不是吗?
最后回到开始提到的反复阅读,我认为之前读过的经典作品都值得用“说来听听”的方式重新解读一遍。
啰里啰嗦这么多,如果你也想要试着和孩子进行“说来听听”,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相信我,哪怕你们只是随便聊聊,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