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监考:见证编程新星的诞生
作为蓝桥杯的监考老师,比赛当天,我早早来到考场,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做最后的准备。考场内,电脑整齐排列,每一台都经过了反复调试,确保比赛时不会出现任何技术故障。
开考前半小时,参赛选手们陆续抵达。他们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神情,在考场入口处有序排队,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件,进行身份核验。我注意到,一些选手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小声讨论着可能考到的算法和代码技巧,而另一些则闭目养神,调整状态。
9点整,考试正式开始。我和搭档开始在考场内巡回走动,密切关注着每一位选手的状态和考场秩序。考场里安静极了,只能听到键盘敲击的声音,那快速而有力的节奏,仿佛是选手们与代码的对话,每一次敲击都承载着他们的思考与希望 。
在这4个小时里,我看到了选手们的专注和坚持。有的选手遇到难题时,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但很快又重新振作,在代码的世界里寻找突破;有的选手则一路顺畅,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仿佛在编织着美妙的程序乐章。当有选手举手示意时,我们会迅速上前,帮助解决诸如电脑卡顿、题目疑问等问题,确保他们能顺利答题。
考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一位选手的电脑突然死机,他瞬间露出焦急的神色。我们立刻联系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更换了备用电脑,让他得以继续比赛。经过这次意外,选手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投入到紧张的竞赛中。
13点,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选手们陆续提交答案,离开考场。他们的脸上,有的带着自信和满足,有的则稍显遗憾,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在这场比赛中付出了努力,收获了成长。
蓝桥杯监考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新一代编程人才的潜力和热情。他们在代码的海洋中遨游,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我由衷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编程道路上创造更多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