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时读到这里,觉得这话说的太严重了,完全贬低了当时的国力。虽然刘备为报二弟关于之仇,兵败夷陵,损失了不少兵马,又折了三弟张飞,最终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然而这本身对益州的损失来说并不大,而且这是在几年之后。我总觉得“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言过其实。
而且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人,怎么看怎么都不像,完全扯不上一点关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政治头衔远该高于军事头衔的人,却一边说着“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话,另一边还要坚持北伐,六出祁山(实际仅五次,其中一次是被动防御)。
既然益州疲敝,国力不好,却又为何坚持打仗,打仗可是要花很多钱粮的呀,对国力的损耗自然很大。这不是矛盾么?所以当时的我更加坚信“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并非实情,而是作为一个托孤之臣,希望阿斗不要安然享乐,要认清局势,做一个明君吧。
今天偶然看到魏国谋臣荀彧之死的一层原因,大概是这样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顺风顺水,招揽了大批人才。然而却一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曹操不知道哪些人是忠于自己的,哪些人是忠于汉朝的。荀彧就是一个坚定的汉室维护者,他希望的是辅佐曹操平定天下,让汉王朝得以延续。然而三国鼎立之势,谁都是想要取而代之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也免不了在基业大成之时被操作遗弃。
这个角度一想,我之前心中关于那句益州疲敝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魏如此,蜀乎?吴乎?
毋庸置疑,东吴这是情况最好的,父兄几页,盘踞多年的老地盘,即使有各种利益集团,也早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局势。
那么这么一分析,蜀国的情况是最坏的。刘备在河北和桃源关张二人结义,开始创业,后又有北平公孙瓒麾下的赵云加入,此四人之间相遇时间最早,相处时间也最长,彼此惺惺相惜,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后来陆续加入的人员的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徐州时候,糜氏家族加入,乱世之中,糜家就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了。糜家对其资助非常之巨,糜竺糜芳两兄弟,更是放弃了家业,放弃了曹操的封官,更是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刘备家眷被吕布俘虏,无兵无粮)将自己的妹妹糜氏嫁给了刘备,跟随刘备闯天下。糜家对刘备的作用,可谓非常之大,从刘备入蜀后,麋竺的地位远在诸葛亮之上这个情景就可见一斑。然而糜氏在刘备那里,并没受到多大待见,三国演义中,作者简单给了一个投井自杀的好归宿。虽然麋竺将一切都压在了刘备身上,但并不代表整个糜家都这样,东吴入侵,青弟弟糜芳献城投降……
荆州时候,又有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蒋琬、潘浚、郝普、马良马谡、习珍习宏等的加入。 然而关羽、黄忠、潘浚并不和睦。甚至“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龙凤二人也并不和睦,庞统出兵前,诸葛亮来信说需要谨慎行事。庞统则以为是诸葛亮怕自己抢了他的风头,草率行事,陨于落凤坡。
后来进入益州,加入的人员更多。法正、孟达、李严,更有很多益州本土人士。益州初定,法正就与诸葛亮在律法的问题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更有孟达教唆刘封不救叔父的事实。
利益集团越多,彼此之间的矛盾就越多,作为一个主事者,协调这些利益集团的难度就也变得更为复杂,稍有不慎,不用外部战争,内部就直接崩盘了。
那么刘备在世的时候,这些问题为何不是问题呢?
这就要从刘备自身说起了,自己借着一个刘姓,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开始创业,十余年间一事无成,后来见到汉献帝,才得了一个左将军的名号,也才成了献帝倾可的刘皇叔。这十余年间基业上虽然一事无成,但是名声却是积累了不少,无论是真性情还是假伪装,这中国这个忠义为美德的国度里,他在民间形成的号召力着实不小。
这就如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一样,招揽了很多人才,但是这些人的心是在汉王朝上,或许基于刘皇叔的美德能转移一部分到刘备自己身上。但是这个不可能转移到蜀汉这个诸侯国上,更不可能转移到阿斗这个毛头小子身上。
其实这个优势在刘备生前就已经开始消散了。刘备称王时,虽然大部分都是赞同的声音,但是也有不少反对之声。刘备成王,手下人员不都相当与官生几级吗?为什么有人反对?怕呀,他们心里是汉,是想要你辅佐汉室,但又不愿你做大后取而代之呀!
再后来,这个优势已经完全转变为劣势了。曹丕逼迫献帝禅让之后,汉献帝还没死,刘备在成都称帝,对外宣称献帝被杀,改国号蜀汉。虽然当时信息闭塞,但事实如此,纸包不住火,终会有人知道实情。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不在乎是什么原因,不在乎是不是强迫,认为既然是禅让,那就是正统了,反而认为蜀汉才是一个为政权,据说当时有些人弃蜀归魏,还不断写信会蜀国劝降。
再看看刘备死后留下了什么。
吴蜀国力本不如魏,但是之前一直处于联盟状态。魏国也不能奈其若何。然关羽水淹七军,大破魏军,打的魏国惊心。吴国一心想要拿回荆州,于是撕毁吴蜀盟约,应了北魏的战略邀请。双方夹击,关羽兵败,蜀国丢了荆州。刘备又因为兄弟之义,起兵复仇,怎奈一败涂地,损兵折将。
而且,在刘备死后,整个蜀国像缺了主心骨一般,地方叛乱四起。
这么一想确实是疲敝之国啊,实乃危机存亡的关头呀。
那么怎么办呢?这个烂摊子也只有作为托孤之臣的诸葛亮来收拾了。
蜀国本弱,国力不敌魏国,更不能让吴魏形成同盟。只能忍着痛、含着血和血海深仇的东吴修复同盟关系。
外交问题是解决了,内部问题怎么办呢?阿斗可没有他父亲刘玄德那么大的个人影响力,来凝聚人心。那怎么办呢?只能用事实说话了。
这些人因何而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汉。
那么唯一留给诸葛亮的路就是灌输北魏是伪汉政权,自己蜀汉才是汉室正统的地位,坚持履行“匡扶汉室”的使命。
怎么办呢?那就是消灭掉魏国啊,干他呀的呀。打不打得过不管,我得给全天下做出不管怎么样,我就是要打魏国的决心。侵我半壁疆土,害我万千将士的东吴我不管,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颠覆了汉室正统的魏国。
六出祁山这样的举动或许着实损耗了本身并不强大的蜀国的国力,但是他成功地稳定住了吴国,更稳定住了蜀汉内部的矛盾。
再来看看这个效果呢,六出祁山期间。除却出征时候的一些内政反对声音,内部基本没有再出现过叛乱,东吴也很安分。实际东吴的目的就是坐山观虎斗,你打他我就安心地看着,你又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能力双线作战呀。你要不打了,我就得提防着你了,毕竟我阴了你呀。
其实这个战略还是挺有远见的,也成功地凝聚起了人心。一次北伐时,蜀军未到南安、天水和安定三个郡都反魏附蜀。极大程度了说明了,诸葛亮的这种举动成功激起了很多人的汉室认同感。只是,无奈马谡失街亭,赵云兵败,使得北伐无功而返。
但其实这个过程也很艰辛。
不少人批判诸葛亮在此时太过谨慎,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袭之计,更有人批判诸葛亮事必躬亲,是的蜀国无人可用。我承认这是事实,但是也从这个思想角度找到了一些原因。
子午谷奇袭固然妙,一旦成功,大军将兵临魏都洛阳城下。但是如若有任何差错,奇袭的不对必将全军覆灭,二期国力本弱的蜀国即使兵临洛阳城下,就能一鼓作气吃掉魏国吗?蜀国承受不起任何的失败,打魏国,可以打不赢,但是一定不能输了,输了人心就不稳,蜀国内部会直接崩盘。诸葛亮不是豪赌的人,自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计策。
内部利益集团非常之多,为了稳定,他必须要小心平衡所有人的心理啊。避免任何阶层的人有所不满。诸葛亮在刚刚跟随刘备,手下仅仅几个人可用的时候都不曾事必躬亲,反而在作为蜀汉丞相的时候要去管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是他愿意的吗?二十辊以上的刑罚都要亲自审阅,也只是防止任何的不公平引发动荡的无奈之举吧。
再有人说,诸葛亮主张的北伐拖垮了蜀国。然而五次北伐中,仅仅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爆发了战争。第一次,三个郡投降,这个三个郡里的人口基本全部迁移到汉中,扩充了人口,其他的损失,或许也只有马谡了吧。最后一次,损失算是非常之大了,因为折了他自己。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北伐战争中,除了被斩首的马谡,蜀国方面基本无大将伤亡。反观魏国,倒是折了不少名将,如王双、夏侯渊、张郃等。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则认为战争太耗费国力,停止了北伐。只是停止北伐后,东吴立即有了异动,内部不安定因素也开始爆发。后来幸好有姜维秉承诸葛亮的信念,继续北伐,才有稳住了一点点局势。
虽然诸葛亮晚年被当时的朝堂以及后来的历史质疑,但就是这个看是不正确的战略,稳定了岌岌可危的蜀国,还坚持了四十多年。
如今你还误会他吗?还误会这个殚心竭虑想要匡扶汉室的托孤之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