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话:
绝不要和愚蠢的人争论,他们会把你拖到他们那样的水平,然后回击你
这话听上去,虽然让人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但试想想,却充满了人生哲理。
不知道大家平常判断事情是根据什么的标准和方法?
A. 受别人影响得出的判断? B. 客观收集了不同的资料后得出的推测?
在香港,现时也和内地一样,鼓励市民打疫苗,当中有2款不同的疫苗可供市民自行选择去打。当大家在讨论打哪一款疫苗时,会听到不同人的意见,例如:
打甲疫苗好,因为我身边朋友都打了那款;我有朋友打了甲的疫苗后感到不适,所以还是打乙的好;我看了医学会的报告说乙的功效会高一点,所以选乙。。。。
不难发现,头两种看法,就是明显的A判断,而第三种就是偏向是B的。为什么说偏向呢?因为他只说看了一个报告,实则要达到B的标准,他可能还有花了些时候研究才算了B。我暂且不说到底A对还是B对。但是可以想象如果A和B坐在一起,很容易就会引发起一场没有共职的争论了,到最后如果渐变激烈,可能还会伤了和气。
与其是这样,倒不如学会尊重别人的世界观,暂时形合一下别人的想法,即使那个想法在你心中是如此的肤浅和没有说服力。反正你说了,对方也可能不会懂或不会同意,有可能是认知原因、知识水平或主观因素等等。大家可能会觉得,对朋友不是该坦白吗?那如果是亲人那怎么办?以上的说法可能没法做到真心的为他人着想。
对的,但如果你说了,大家的关系和情况会变得更差或浪费口水,那还是得三思。除了形合外,我在这再分享一个方法去温和应对持相反意见或你认为他的判断错的朋友: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可以先认同一下别人的看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原因,在结尾时,再认同多一次别人的看法就可以了。那别人听下去,就会比较舒服,也容易因而接受。
以上序选择甲乙疫苗为例子:
陈先生:打甲疫苗好,因为我身边朋友都打了那款。
我:甲疫苗确实挺好,毕竟疫苗都是有效。(先认同)乙的疫苗也不错,我身边也有朋友打了,而且我看过药剂师协会和医学专家的报告,乙的疫苗在预防率方面会略高一点,所以也可考虑一下乙(提出自己观点),但总括而言甲疫苗也是不错的选择(再认同)
希望这个例子可以给大家参考。但如果对方还是坚持己见,那就可以考虑转话题了。
有时候,如果遇上一些不太重视的点头之交或你觉得说了他也不会懂的人,可能形合才是最佳的做法,毕竟平日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还要浪费时间在跟人争论,心会很累。
随着年纪渐长,学习的东西愈来愈多,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发现身边的人看的事情都很肤浅,明明就没什么学习和研究过,就可以下一个定论。所以,渐渐地渐渐地我也愈来愈话少了,因为我知道无论多努力学习,认识的东西还是冰山一角,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正道。也不会随便给事件下判断,毕竟很多事情我也没学得很懂,当我学懂了就放在心中,缘份到了,可跟爱的人或朋友分享,也没必要跟闲人争论了,毕竟这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上进,每一个人都愿意每天都花时间学习,投资自己。
这个世界很现实,当你有金钱、社会地位时,你说什么别人都愿意相信,当你什么都不是时,那怕你说的是对的,也可能没人会听。但偏偏嘴硬话多没实力的人很多,所以还是那一句:绝不要和愚蠢的人争论,他们会把你拖到他们那样的水平,然后回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