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是我3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也正是那个时候,小玉从一家外企辞职了,做了全职太太。
在这三年里,小玉从一个被称为女强人的的角色变成了一个整天为了油盐酱醋而忙碌的妈妈。
虽说,小玉长了一张娃娃脸,但这三年,却在小玉这张脸上印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鱼尾纹出现了,脸色苍白了,最最重要的是,小玉的一头靓丽的长发脱了很多,脑门上的短发犹如针刺一般,根根直立。
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小玉有多少个夜晚,夜不能寐,心里一次次的告诉自己:我要做点什么?我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
但是次日早晨,看着熟睡的孩子,她又迟疑了,就这样,一次次的退却了。
为什么?我们想要改变却迟迟不能行动呢!
1.我们所有的一切要改变的意志仅仅存在于想的阶段。
每一天我们闲暇的无数时间都在刷手机,我们只是在观看,看完之后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的:“我看朋友圈,看到说,小苏打很有用,比如做面食什么的,所以我就备了一些在家里,但是几乎没用过。”
是的,我们想要改变,才去观察别人,看看能不能通过别人借鉴给自己一些经验,但是,我们却仅仅只是留存在想的阶段,没有下一步的行动。
那么,这个所谓的“想”,也就成为了空想,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2.从想到行动缺少一个载体。
大脑是“想法”形成的一个载体。从大脑“想法”的形成到手的“行动”,即把“想法”反应的身体上,需要经过“心”,即“情感”的转化。
“大脑”的进化过程,约有1到5万年,,“心”的进化约500到800万年,“手”的进化大概约5000万年。进化过程越久远,相对被它物驱动而进行改变的程度就越难。也就是说,用头脑驱动身体,相对而言比较难;但反过来,用行动驱动头脑比较简单。
举例来说:
有一天,我晚上睡眠不好,第二天,大脑昏昏沉沉,那么我的心情就不好,接着,我的身体就不想动弹。
也就是我们的头脑无法驱动我们的身体。
某天,老王叫我跟他一起去爬山,我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还是收拾好自己的衣服,鞋子,跟着他一起去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看到周围的美景,心情舒畅了许多,慢慢的我的头脑也跟着活跃了起来。
行动疗愈了感受,身体疗愈了大脑。
即从“想”到行动,我们必要要用心去体会,用心才会了解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3.了解了自己内心之后,接着就是行动。
以我自己来说:
2014年到2015年,几乎2年的时间我都混混噩噩,2015年10月份以来,在朋友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了解到: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我每天都浏览各种关于居家整理的微信公众号的更新,2个整理qq群,还有各种朋友圈关于整理的信息,心理想着:这个也能成为一种职业?这个能赚钱吗?我能成为整理师吗?
各种想法在大脑里打转,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就扑通扑通的疯狂跳动。
20162月17日到3月17日,我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给我的家做了一个大整理。虽然时间持续较长,但是一路整理下来,我心情很好,头脑也清晰起来。
接着,我开始想法设法的找寻顾客,然后开始了整理师之路。
整理师这条路,辛苦吗?
有人问我。
很辛苦,但我却很喜欢。即使到目前,整理几乎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资金来源,我还在坚持做,我的心告诉我:这件事,我喜欢,因为我的大脑告诉我,这个事情可以做。
4. 想要改变,并且已经在行动了,不妨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吧!
以衣橱整理为例:
当我第一次上门帮顾客A做完整理指导之后,A发了朋友圈,她的朋友B看到之后,觉得这种衣橱整理的效果特别舒服,于是赶紧邀约我去她家。
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B家里。跟B交谈之后,了解到,B现在最担忧的是她自己的衣橱,有太多的年积累下来的衣服,B带我参观了她的衣橱,确实如她所说的。
在经过B的同意之后,我拍了B衣橱的照片。然后,我协助B把她自己的衣服全部拿出来,放在地上事先铺好的床单上,然后B的衣服就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衣服山”。B原先知道自己的衣服挺多的,但是还是被眼前的“衣服山”震惊了。
接着,我跟B一起对空空的衣橱进行打扫,此时,发现多年累积而成的污垢在衣橱的最深处形成了黑黑的印记,B很认真地清洁这衣橱的每一个角落。
终于清洁完成了,衣橱露出了原木的颜色,B站进去感受了一下,很舒服。看上去也觉得很清爽。此时,B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这种清爽的感觉,久违了。
接着,我指导B对所有的衣服进行选择,分类,折叠。最终经历10个小时左右,B的衣橱也变得和朋友A一样舒服啦。
5.
这只是一个整理的案例,虽然不能概括所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不妨从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你最想改变的地方开始。
相信我,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