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十六岁的侄女……
在老师面前,她是成绩优秀的尖子生,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乖女孩,是不卑不亢,是积极乐观……
然而,在父母眼里总是另一番天地:
放学回家,直接进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不到吃饭时间不出来,而且吃完饭扔下碗筷又回房间!
让她和父母一起去探亲访友得威逼利诱,好不容易出场还可能一脸不耐烦的倒霉相。
在路上偶遇她和小伙伴们在一起,TA看着你满脸都写着:我不认识你!别过来给我丢人!
跟她的对话,要么得到的是“嗯”“还行”“没啥”“老样子”这类漫不经心的应付,要么是吃了枪药似的对抗,要么是任你苦口婆心声泪俱下她只是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你说东,她说西;你让她打狗,她偏偏骂鸡;你说早睡,她要晚起;你说好好学习,她说玩会儿游戏……
正是这样,我才会写这篇文章!那么究竟应该怎么与这群“牛气”的娃相处呢?
请别急,看下面的文!
在与青春期熊孩子的相处中,父母最常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这孩子究竟正不正常?
美国心理学家带来的好消息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不正常”。
青春期孩子自身正在经历一场从生理到心智的打怪升级,这场战役之艰苦,称之为人生最具挑战的战役也不为过。专心应对这场战役的孩子,每一个都可能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因此,一个青春期孩子最正常的表现就是“不正常”。
他们令父母抓狂的程度大同小异。也许你觉得自己家的熊孩子特别难缠,其实邻居家那个在你看来 “正常”的阳光大男孩可能刚把他爹妈气吐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群孩子们这样的呢?
通常有以下几点,请耐心看完!
1.孩子渴望独立、脱离父母(最重要)
2.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特别关注自我,容易陷于自我的小世界,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如此与众不同,很难得到父母的理解。
甚至于,身体和心智的成长速度太快,时常连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怎么会突然兴高采烈突然又没精打采。而父母则认为孩子过于自私和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
3.与父母的距离感
他们急于与“老东西们”划清界限,一方面,他们格外重视个人私密空间,要与父母保持物理距离;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要与父母保持心理距离。而父母却因此感觉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而担心焦虑。
4.奇葩的价值观和行为
他们喜欢奇葩而诡异的玩意,极端的思想、言论和夸张的色彩、声音、服饰……,这些满足他们青春期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独立”的象征。而这些,又恰恰是父母长辈看不顺眼的。
5.理想主义却又缺少经验
他们胸怀大志但苦于无处下手,理想很性感,现实又太骨感,简直要把他们扯成两截。他们知道父母比自己有经验,但要么怀疑父母的经验还中不中用,要么厌恶父母的指导方式让自己颜面尽失,所以宁愿自己的黑暗中痛苦摸索。而父母却感觉这孩子又犟又拧、不听劝、不识好歹。
6.热衷冒险
荷尔蒙让他们感觉精力充沛、无所不能,冒险、违规、不走寻常路,这些都会让TA兴奋不已,而且,他们没来由地坚信倒霉的事不会落到自己身上,“老东西们”的警告都是吓唬人的,偶尔出格不会有不良后果,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多些传奇色彩,当然他们才不会把自己的冒险告诉父母长辈呢。而在父母看来,孩子游戏在悬崖的边缘,简直是成心跟父母作对。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减少与父母的联系。父母的担心和焦虑也正是源于此:从熊孩子那里能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少,自己发出的信号也基本被熊孩子屏蔽——熊孩子要失控了!
如果能保障与孩子的沟通渠道的畅通,不但父母可以少些焦虑,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的重重困难,避免青春的小船触礁甚至沉船。
相处的四条法宝:
1.勇于示弱
与过去几千年的家长相比,21世纪的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生经验的颠覆感。
这并不是口头的谦虚或敷衍,而是由衷的感叹。
中国文化中最坑娃的观念就是“父母为大”“父母全能”“父母永远是对的”。这个观念,在造成亲子冲突的原因中大抵可以排第一。
父母放下架子,坦承自己的无知和弱点,并主动向孩子请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可,既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从根本上打开与孩子沟通的渠道。
2.倾听他的感受
父母作为有人生经验的一方,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于给建议、解决实际问题,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而青春期孩子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问题使他们感觉不舒服、不开心、不痛快,如果能帮他们跨越这个情绪,他们自己就可以找到办法去解决那些问题——当然,有可能他们找到的办法并没有父母给予的办法有效,这也是很多父母急不可待地推销自己的“建议”的原因,但让孩子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也正是青春期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权的重要途径。
除了急于给建议,父母常犯的沟通错误还有:给孩子贴标签、死板生硬、急于评价孩子的观念对错。一出口,要么把孩子的话题封死了,要么,把沟通引向争执。父母要学会使用开放的问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都能得到父母的认真对待和倾听时,自然也就不会拒绝沟通了。
3.认错态度要好
所有的育儿专家都告诫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别唠叨!但我敢说,没有哪个父母没犯过这个毛病。实际上,一个正常的、平凡的父母,必然犯过育儿专家警告过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犯错误的父母,那是妖孽。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认账,在孩子面前死撑着。青春期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对父母的崇拜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凡是父母赞成的孩子都反对,凡是父母反对的孩子都赞成。父母犯错却不承认,换来的不会是父母的权威,而只能是孩子的嫌弃——哪怕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来。
4.逗逼的力量
青春期,对孩子对父母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役。
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在与自己、与家庭、与社会乃至世界对抗,目标是取得对自己整个生存空间的控制权,以此获得自信,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最终与自我、与世界达成和解,收获一生的幸福。如果TA在这场战役中失利,则要煎熬一生、痛苦一生。
从父母的角度看,一方面人到中年无时无刻不要面对家庭、职场方方面面的压力,一方面自己的家长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免心力交瘁。
然而,谁让咱当初生了这孩子了呢?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养育一个独立并自立的人。父母有责任主动调整自己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模式,协助孩子走向独立。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配合自己、将控制权移交给自己时,他们会愿意开启心门。愿父母能凭着自己智慧和人生经验,和孩子双双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ps: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从中或取有利的信息……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