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应该是会学习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的机器,应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意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教育也必然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的改变,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化,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往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学会尊重学生,学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尊重每一个孩子,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激发,会创造出奇迹!
在教学中课堂应该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老师传授了多少知识。教师认识到自己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放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就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判定条件》这节课时,由于刚刚学完《命题》和《定理与证明》,课堂上就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需要几要素才能够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们各显其能,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在各小组的激烈讨论中,学生们动手制作了很多三角形,通过比较总结出:至少需要三个要素才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紧接着又抛出问题――“三个要素会有哪些组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自己的天地中探究知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学习氛围轻松,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中培养自信,提升学习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学是这样,在生活中, 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希望被认可,在肯定赞扬中会更好的明辨是非发扬优点。教师不能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对孩子们发号施令,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应该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做是正确的……这样枯燥的说教孩子们只能呆若木鸡那般这耳朵听那耳朵冒了,根本不会把老师的话像圣旨那样去执行。
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在于耳闻目染,在于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在要求学生之前教师就应该做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令而不从!”就是身教的最好的诠释。作为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就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关怀和帮助,例如:班级有一个男学生,经常调皮捣蛋,有一次在课堂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的做题时他自己却不小心用铅笔刀把手划破了,我发现情况后悄悄的来到他的身旁,帮他处理伤口。没有声张也没有责备,他就用惊讶和好奇的目光看着我,我冲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朋友的态度口语告诉他‘小心点,别伤到自己!’他也还我一个不好意思的尴尬笑容。
一个小插曲就这样在我俩的悄悄互动中结束了,插入虽然结束了,但是却是一个好的开端。从此以后他都能主动帮助我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交代给他的任何任务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以前调皮捣蛋的身影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名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就是这样的尊重,看似简单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真是这样,学会尊重,只有得到尊重才会激发潜能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