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会有感而发之言,一个感慨呢?就是我在做菜做的一道菜,叫卤鸡脚。为什么会有这样感叹呢?之前我买了很多很多的调料。然后就照着各种小红书啊,百度啊,等等的方法去尝试,所有调料都不差,有可能只是欠一个火候。火候这种东西有可能就是根本无法诉说的古老的工艺一样。人的感知有很多的差别。所以有些大师级别的厨师。他们的颠炒勺,这样的绝技,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是我在准备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之后我还是把卤鸡脚做得很失败,就是放到那里都没有人去吃。我跟别人差的是什么?不是那一个调料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缺少的是自身本身的一个条件,因为我掌握不了火候的掂量,我也掂量不了调料大料酱油盐,这样的一个具体比例。为什么他们那么厉害?是因为他们经过千锤百炼才有那一盘盘香喷喷的菜。西方有一个名人提出了一个定理,叫做1万个小时定律,如果你1万个小时都是重复一个技能,相信你一定能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庖丁解牛的故事说的是这样一个厨子经过长期的技艺提升,最后闭着眼睛也能够把牛拆解的七零八碎、分毫不差。
那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在抱怨在工作当中生活当中的繁琐,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繁琐的事情做的炉火纯青、做的井然有序。才导致我们被琐碎的事搞得晕头转向、服服贴贴。就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咯吱咯吱的,那悠悠的岁月,看不到尽头。茫茫然然的,在原地打滚。逃脱不了肩上的枷锁。但是又做不到像老牛一样任劳任怨。然后开始抱怨:觉得是环境造就了我这样的的我们总是不思进取,最后还得上了一种名叫穷癌的病。可是。现在去想一想。那个环境真的是重要吗?它可以泯灭我们的斗志。我们的斗志取决于我们这个人的意志力是否有那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战胜这些外部环境。
我这盘鸡脚还是我之前的那鸡脚,我今天什么都没有做,什么调料都没有增加,我只是技艺更加的成熟了,我更加掌握到了哪一个料要加多少多少适量火候要弄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够刚好可以起锅。鸡脚还是那盘鸡脚调料还是那一条调料变了的,这是一次次的被倒掉的鸡脚沉淀的辉煌。
在这个慢慢世界当中,我们真的很渺小,我们的力量只是沧海一栗,我们惊动不起大海的波澜,我们只是蚍蜉撼树的一只小虫,我们无法撼动参天的大树,这是社会的环境,但我们可以做我们自己,提高我们自己的技艺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做成我们想要的,值得被肯定的。
上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