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傅先生的翻译是:
孔子说:
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
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
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
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在《论语》之前,或是在孔子之前,《道德经》里面记录了一段类似的老子的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对照起来,我们发现孔子比老子多了一条:生而知之者。
从以往的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老子问礼。他们之间到底交往多久,老子对于孔子具体说了些什么,我们无法全部知晓。但是孔子的确应该是受到老子的影响,这两段话就是一个体现,从这两段话里面我们发现儒家与道家之间有很深的渊源。
说到‘生而知之者’,《论语》里面有两段,这边是一段,另一段是: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那么‘生而知之者’到底有没有呢?
孔子是搞教育的,见过很多的学生、培养过很多的学生,由于他的教育体制是终身制,在孔子的年代,孔门只有一位老师,就是孔子,只有一个班,叫做有教无类,所以呢,全部的学生都是同门,而所有的同门只有一位老师,孔子对学生是负责到底的,所以,他很有可能见过这种生而知之的学生。所以呢,他老人家的话是非常有实际的依据的,毋庸置疑。
孔子所谓‘生而知之’的‘之’与老子所谓‘上士闻道’的‘道’主要还是指的同一个含义,也就是傅先生在这一节讲座里面特别强调的,他说:
“有些人生而知之,有些人困而不学。这个所知、所学的内容是人生的正途。我走在人生的正路上,你就是应该怎么行善,这一方面的认知,而不是指其它专业的技术。”
对后人来说,这个‘之’和‘道’就是《论语》、《道德经》这些典籍,也就是圣人之言。这是后人应该学习的材料。当然材料不仅限于这两部。所有类似的典籍,都是在从不同的程度、不同的角度在说明同一件事。比如:
道无高下,只有一条,只不过是对道的态度决定了人的差等,一类叫做有道,另一类叫做无道,或是失道。而儒家里面的区分也是类似,仁只有一个,但是对仁是否采纳,却分成了两类,一类叫做行仁,一类叫做行不仁。
凡事以信为入,但是人各有志,各有福分机缘,有人终其一生都不曾听说过这些典籍,有些人虽然听过见过,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人好奇,浅尝辄止,以为无稽之谈;有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才对、别人都是扯淡……凡此种种各异其类,实在可惜。还好,孔子他老人家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闻道’才是这一生中间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