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时间管理30】19-【怎么管】不能错过的发展期-小学阶段

19-【怎么管】不能错过的发展期-小学阶段


1. 不断增加孩子的体验!

梦想给予无数成年人践行时间管理的动力,小学生的梦想尚在襁褓,如何调动他们的意愿呢?答案是:不断增加孩子的体验!

2. 7-9岁孩子放学回家养成先做作业习惯。

学龄孩子的首要习惯:放学回家先做作业。

7-9岁主要练习计划、排程和执行能力,强化作息规律,时间观念,可以协助孩子记录任务时间,参照时间管理看板帮孩子认识计划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不要求完美,但是必须要看到进步。

时间管理并不是贴一张时间计划表孩子照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训练才能习得的能力。

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三者缺一不可。

3.10-12岁需要拉长孩子的视角

10-12岁,协助孩子把视角从眼下拉伸到一周、一月、一年,引导孩子进行排程练习,此阶段日历必不可少。

需要教会孩子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做排程,去完成优先级。

哪些需要立即做,哪些需要委托,哪些需要推迟,哪些不需要做。注意,当孩子“高效”起来拥有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后,父母需要继续扩大孩子的体验范围(而非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

只有孩子真正体验到“高效”的好处,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分析:

经过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每晚做作业到21:30的孩子终于在19:30之前完成了所有作业,这时爸爸妈妈激动地说:宝贝,再来一张英文试卷吧!

本节小问:

“假设您是这位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是否还会期待提前完成作业?”

【反思复盘】

1. 孩子践行时间管理需要不断增加孩子的体验!

2. 学龄孩子的首要习惯:放学回家先做作业,其它的时间完全自己支配。

3.时间管理践行要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三者缺一不可。

4.10-12岁需要把孩子的视角拉长到一周,一月,甚至一年,引导孩子做计划,排程和执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