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刺猬,总会在不熟的人面前露出我们看似充满敌意,实则自我防范的刺。在刺猬看来,陌生人就类似于商店里摆放的来历不明的三无产品,这些“三无人员”也需要防范。
这种防范心理是人们心照不宣的刺猬法则。在心理学中,“刺猬法则”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安全距离,也称为“心理距离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当地保持距离是一种维持友谊长久的调味剂。但人们往往过度地防范身边的陌生人,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
过度防范心理也是事出有因的,毕竟在我们小时候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就经常被家长老师提醒:“不要相信陌生人。”确实,一些事件也都在告诫我们陌生人有危险。
我先分享大河网2015年的一则新闻《6岁孩子差点被陌生人带走》。该新闻报道了汝州6岁半女孩琳琳被一名陌生妇女带走一夜,在隔日买车票时被警觉的售票员发现,临近上车时才被赶到的家属及时拦下的事件。此事起因于天真无邪的孩子对待生人淡薄的自我防护意识,以致轻信陌生人。
小时候,家人每次看到这种消息,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出门看见不认识的人就要注意防范,就算他和你打招呼也不要理睬他。”这种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经年累月地加固,于是发展成了长大后的一种过度防范。我们心里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潜意识:“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接近你,笑脸的背后或者有这对自己不利的阴谋。”
于是,推销员上门来推荐购买他们的产品时,我们首先会想:“这种商品可能是囤积已经很久快过期的,又或者推销员在故意提高价格,夸大商品功效……”街头衣衫褴褛的乞丐呻吟时,有人会用质疑的眼光打量着他的举止神情和穿着,心里琢磨着:“他也许是个骗子。”
无论是主动接近我们的陌生人,还是我们在生活中偶然遇到的陌生人,我们习惯着过度使用刺猬法则,心怀恶意地去揣测身边的陌生人,甚至吝啬于一个无关紧要的善意微笑。
据统计,在团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中发现,从16年5月到17年5月,平台共发布失踪信息1317人,期中被拐卖人数为40。记者以此为样本估计,中国儿童被拐卖率大约为千万分之四。也许这个数据不是那么准确,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世界大部分还是充满善意的,不是吗?
我们需要适当地自我防护,但请不要做过度防范的刺猬,刺伤这个本怀善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