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读者群里在招募视频制作助理,性质属于纯发光发热的那种。虽然我的经验比较少,但是我还是主动跟群主申请了,如果说有更合适的人选,机会留给别人。如果没有人愿意或者中途有人卸任,我可以当作最后的备选。
说实话,视频剪辑能力对于一个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之前的工作,由于我们是甲方,素材一部分是我们来提供,另外一部分由乙方公司来拍摄制作。鉴于当时疫情比较严重,投入了几十万,效果不太理想,后面就不再大批量的投放,偶尔小试牛刀。所以,短视频制作的工作也是时而需要,时而搁置。最后,也没搞出来个所以然。
昨天下午这个事情,突然给了我一个警醒。不要打无准备之仗,短视频制作还是需要捡起来。要想别人理解的清楚,还是视频更加的方便,图文缺少了解释的功能,也缺乏了更快的拉近人们的距离。
短视频制作首先需要有好的文案功底,如何写脚本?怎样把故事写的出奇制胜?怎样把事情描述清楚等等。录制的过程可以选择露脸或者是不露,根据写好的脚本,绘声绘色的描绘出来。然后就是后期,需要剪辑、配字幕、抠细节。
最难的还是文案部分,只有日积月累的输入,才可以厚积薄发的输出。如果说,只是一味地蹭热点,抠标题,短期之内,可能会有好的数据,时间长了以后,就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输入能力,大量的阅读,不局限于某一类的题材,垂直账号当然有必要,可到最后,总归是比拼的个人魅力。
█读书
读完了孙瑞雪写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推荐指数,三颗星。
本书的主要形式是写出儿童的案例,然后再附上作者的点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会有不同的敏感期出现,比如视觉、口、手、走路、空间探索、秩序、模仿等敏感期最先出现0-2岁半的幼儿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敏感期就会出现,比如语言概念和自我意识产生等敏感期,这个阶段大多在2岁半到3岁的儿童身上。后面还会有音乐、绘画、人际关系、婚姻等敏感期出现。
整本书都是围绕这些敏感期来描述的,但是具体的这些敏感期孩子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除了点评,也没有说明具体的指导方法。只是提到了我们要贯彻的主题是“爱和自由”,给予孩子尊重和无条件的支持。
新手家长可以快速的了解一下,当孩子出现这些敏感期的时候,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进行,避免错过这个阶段以后,会出现顺延。如果一直得不到顺利的解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