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存在感说白了就是自己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确定性的感觉,自己觉得自己很好老子很棒,自我存在感就很强,自己总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自我存在感就很差。
我近距离观察过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是一个家庭摄影师,他挺有实力也很有才华,他拍的照片虽然好但是有点怪,受众其实不多,但是他就有着与之俱来的自信,总是拿着照片给别人看,我拍得很好吧,口头禅就是:我很贵的。
很巧我也观察过两个很受欢迎的摄影师,她们的照片也是拍得很棒,但是她们总是觉得自己拍得不好,还有改进的空间,当然他们的价格对于她们的水平来说是偏低的。
这样的观察点醒了我,其实我们的能力、性格和作品,和价格有关系,但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主要顾客还是相信你这个人、认可你这个人。在于这个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互相信任,还是互相怀疑。取决于这个人和世界的交流是顺畅的还是磕巴的。由此可见,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溢价指标。
但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为什么有些人会迷之自信,有些人会畏畏缩缩呢?是谁告诉他们,是好是差呢?除了现在服务的对象和一些交流的回音,更早之前我们都主要依赖着父母。
小朋友是没有自我认知和存在感的时候,所以要依赖家人主要是父母给出结论,给出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存在。如果父母心中充满爱和温暖,就会经常给孩子丰沛的爱和正面的评价,如果父母心中没有力量自我也很没有存在感,就会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经常打压孩子贬低孩子,给孩子负面或消极的评价,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很多,在孩子身上找到了自我和自信。
所以孩子就会根据父母的行为和言语,朝着父母期待的方面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感叹一句,爱一个字说出来很虚,但是说的每一句暖心的话,伸手每个温暖的拥抱,每一次抚摸亲吻,都在告诉孩子你很好,你值得被爱,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孩子这一生注定不平庸,哪怕再平凡都不用担心,因为ta可能是很优秀的爸爸或妈妈。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以上的长篇大论给我们家长什么启示呢?
1、如果我们从小没有被温柔以待,那么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负责,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给自己最大的耐心温柔和爱,把自己内心对爱的渴求填满,给自己正面的评价和鼓励,成为自己。
2、去爱别人,爱不一定要花钱,一句话一个拥抱一个轻吻一点点帮助,也许就能照亮别人。
3、善待自己的孩子,多给他正面的评价,多给他正面的肯定和鼓励,你会收获一个积极乐观向上阳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