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天,每天只能等到孩子入睡,才能静下来思考,思考怎么和这个世界沟通。
我还会不会沟通。
那就想到哪里,记录到哪里吧。
一,观察
得知,疫情中小区实行的封闭管理,规定是这样:
1,外来人员登记;
2,逐人测量体温(不知风向会对体温结果有无影响);
3,摄像留存进出痕迹。
这样管理不难看出,此次疫情防控引向了关键时期。
再次停下脚步,思考周遭,思考我们当下,还可以发现关于疫情的基本事实:
1,病毒传染性极高;
2,短期没有特效药,一旦不幸感染,按照要求就医后很可能只靠自身免疫力治愈。
用北京三医院ICU医生薄世宁的一句话来概括:
也就是说,有些人可以活,有些人注定被死神抽中签。
然后呢?
二,思考往上走一层
关于此次疫情,其实能了解的都了解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而除了防控疫情要求做以外,我们还能做的:
1,一天只看一次新闻,甚至延伸到一周看一次;
2,提高免疫力,每天出点儿汗;
3,少出门,甚至不出门,真要出门必须佩戴口罩,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还有勤洗手。
完了。
三,为什么做这些
其实,人们天然喜欢负面新闻:
有论文显示,杂志封面如果是负面消息的销量远远好过正能量的封面。
再次思考后发现,并总结出:
1,个别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喜欢用负面新闻引导阅读。
当前自媒体时代,个人还没有意识去管理和控制内容导向。这种竞争机制会放大社会很多事实。
2,长期关注负面新闻,尤其是微博或朋友圈,更是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这样做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者导致创伤性应急综合症。
更不幸的是这种症状是免疫力当前最大的杀手。
很庆幸自己已经关闭了4年的朋友圈。
3,对于那些所谓感知的恶,实际上:
之前是好人→疫情→还是好人;
之前是坏人→疫情→被疫情和特殊环境放大了的坏人。
其实,就算感染上病毒的人也是无辜的,更是被动的。
4,最重要的是在当下的条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四,观察后引发的进一步思考
经济学家何帆在他的《宏观经济30讲》中提到:
人类很多重要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不是人类在劳动的时间里面创造的,而是在不劳动的时间里面创造的。比如马克思就说过一句话,叫“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人的自由时间越多,他能发展的能力维度就越多,这比他把全部时间用来闷头劳动,给社会贡献的生产力还要更大。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马克思看到英国工人争取缩短工时,从12个小时到10个小时,又从10个小时到今天的8个小时,他老人家那么兴奋。因为如果工人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劳动,他们就丧失了个人发展的空间,从长期来看,对宏观增长反而是不利的。
其实我想说:
一个好的、能维持长期增长的宏观政策,它是不会鼓励人们无止境地勤奋的。这不是因为我们要留出时间享受生活,而是因为再勤奋的劳动,它最终只能维持现有经济规模,而不能给经济增长提供增量。好的宏观政策,它会追求在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之间,维持一个健康的平衡,它不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思考,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一个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角度,去创造各种机会,让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生机勃勃。
这不就给了我们一次创造的机会么!
所以,我相信2020年一定是个奇迹年。
因为历史上无一例外:
所有疫情都会结束;
每次疫情过后都会带来各种复兴,经济的复兴,甚至是文化的复兴。
这样的自由探索和驰骋是无法估量,更是无法想象的。
停止是生存在探路,而我们还会因为停止生生不息。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