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学习是主体的吸收,认知和思维的过程。曹培英说,深度学习只有走向深度的教学才能实现,而实施深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实现改变,首先要从课堂开始,而且只有将改变立足于课堂,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1.抛弃花哨
课堂转变从抛弃花哨的设计开始。今天的课从上午开篇余颖老师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开始,除了展现三角形无论形状、大小怎么改变,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用动画演示了这样的过程,后续的课堂教学中余老师紧紧围绕“四边形内角和,五边形内角和,六边形内角和”的探讨交流,结合课前研究单的两个问题,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展示,在互动中沟通,在比较中明确,《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在孩子们你来我往的讨论中逐渐清晰。
2.去除浮华
余颖老师的课后,曹培英老师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浮华现象造成的教学误区。比如在体会数感时用“一百万人民币”为例,让学生感悟大数,以这样看似热闹的情境引发思考。其实这个课例在之前曹培英老师的新作《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我有读到,再次听曹老师现场讲解,结合深度学习,更显其思考的关键点:在我们的课堂中,浮华和不切实际的表演型课堂已经不再需要,我们的课堂学习,需要的是真实、朴实、扎实、平实、充实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些好课的标准,需要老师从转变自身开始,转变课堂开始……
而下午的课,不管是南京市小营小学副校长宋洁的《一一间隔排列》,还是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副校长李勤老师的《确定位置》,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都去除了我们平时公开课中炫目的课件,都以学生的研究展开教学,不断引领,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交流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深层学习,深度思考,一次次向本质靠拢。我认为这样的课堂观赏性虽有欠缺,但这才是课堂该有的样子,学习真实发生的所在。
3.尊重差异
唐彩斌老师的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用幽默的语言,简洁的文本演绎了一个哲学命题:不是“唯一”,只是“之一”。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认识,不仅学生,其实我们很多老师都被教材固定的方法——用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禁锢,唐老师在引导孩子们简单复述了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后,唐老师第一次展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不“唯一”的方法,还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推导而来,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课堂展示中,唐老师从正向思考转而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从用面积公式计算启发用整体减去空白的方法计算,进而得出除了10,20,40,还有30的三角形,完善思维过程,拓展思维角度,深化思维难度!接下去的从两个正方形中找寻尽可能大,尽可能小的三角形和不大不小的三角形,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的思维也在唐老师智慧的引领下迅速提升,不仅可以用公式计算,从整体减去空白,还可以进行等积转换。最值得推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只思考不行动,出现误差的孩子的人文教育,以及三种方法比较的价值引领,让我们对这个长相普通,面庞黝黑,但却风趣智慧的带着略略台湾腔的杭州老师印象深刻,充满敬意!
4.回归本源
拥有数学小王子之称的张齐华的课,期待已久。终于在今天下午的最后闪亮登场。不负王子知名,张齐华以《数说淘宝》,用不一样的视角对数据分析从无痕到有形,从理论到实际,从经验之谈到现实差距,用身边事,身边数据说话,整节课学生完全沉浸在数据的理解分析中,就连坐在台下的我们也被带入其中,在纠结中选择,猜测,我们不再是听众,也是学生,一起经历,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整整一天的活动,丰富精彩,收获满满!期待明天更多的别样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