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546天。公众号搜索赵君可以查看最新文章。
有家长问我:孩子心思太重怎么办?好怕孩子以后活得太累?
我说举个例子啊,有说:孩子自己想做一件事,老是要看看别人的眼神。有说:孩子想吃什么,提一个需求都会小心翼翼的看着家长的表情,问可不可以,虽然家长表面上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其实选择题的答案无外乎A或B。何时可以完全可以让宝宝做主。
记得登登小时候看见有个人像我,从后面叫了声妈妈,后来发现不是。自己羞的就不敢抬头了。而后有人说这宝宝好敏感喔,后来就格外的关注这个词。
如果我们自认为给予孩子爱的环境很好,但孩子还是这样,很有可能宝宝是高敏感度。
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会因为看的一个故事动画情节而掉眼泪;会很在意周围环境,观察到常人不易观察到的细节;会很在意他人情绪,就像大人说的“看眼色”;时不时就有一些所谓“玻璃心”的表现等等。
总的来说“感受很多”,自己,他人,环境都很敏感。
高敏感宝宝听上去好像不好,玻璃心、心思重。其实引导的好却是很宝贵的天赋呢。
正因他们能觉察到常人看不到的一些细节,具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对事情相对更敏锐。只要自己不累,是非常高情商的宝宝呢。
高敏感宝宝听上去好像不好,玻璃心、心思重。其实引导的好却是很宝贵的天赋呢。
正因他们能觉察到常人看不到的一些细节,具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对事情相对更敏锐。只要自己不累,是非常高情商的宝宝呢。
如果你感知到自己孩子是高敏感宝宝,多半自己也是,所以才会敏锐的感知到。
宝宝在某个时刻看到我的表情,能觉察到我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我不开心了,会一直叫“妈妈,妈妈,你不开心了吗?”这个时候我会直面自己的情绪,会说:你看到妈妈不开心,妈妈是不希望你多吃糖,因为你的牙会疼,我会心疼。如果你坚持要吃,咱们只能吃一个。
宝宝从而知道有正面情绪也有负面情绪。哪怕是生气,宝宝也知道是为啥,而不是妄自猜测。
如果你家是高敏感宝宝,千万别简单粗暴的打击,以为多遇到挫折就会不那么脆弱,这是错误的方式。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家长做情绪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情绪界限。
具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的高敏感宝宝呢?请听明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