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把李清照的履历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忍不住再次唏嘘短叹,并且,对我之前写的一篇《奴面不如花面好?《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的解析,更加确定了。今天来学一首《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就会更加断定我的推理了。 #李清照#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我的理解和翻译:
春天来到了长门宫,青草绿油油,江边的梅花有些许破了花苞,但还没开匀。
取出茶笼中的绿色茶团,碾碎后像是把玉石碾成了尘一般。
停留在清晨的梦里,不料惊醒了,破了一茶盅的绿茶。
花影重重仿佛压到了重门上。
月光暗淡透过稀疏的珠帘仿佛铺到了地上。黄昏很美。
两年时间三次辜负了春天,回来吧。好好地过今年的春天。
深度解析
此中开篇“春到长门春草青”中的长门,指的是汉代的长门宫,据说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后被打入了长门宫。所以,李清照借用这个典故,在说什么呢?似乎在说,春天到了,连草都在“冷宫”前长得绿油油了。你还不来看我吗?还要我继续在这“冷宫”中独居吗?
我的推理,跟前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意思相近。赵明诚有了宠妾,而李清照独居一处,于是,借此抒怀,表达自己的愤懑。
两人年轻时相恋,后来,因为赵明诚赴任,分居五年之久。五年,对于古代的女子而言,定是洁身自好,对于男人有三妻四妾实属正常的宋代而言呢?怕就难说了吧?看看这句词,感觉女词人活得也够憋屈。有苦无言,只能借着诗词来抒发。
料想她写这首词的时候,应该是在江边吧,或者船上。正在喝着茶,看着窗外的景致。江边的梅花已经有些许破了花苞,还未全部绽放。这碾碎的茶叶,成了绿色的粉末,看起来像玉碾成了尘一般。
看到这句“碧云笼碾玉成尘”,让我联想到了明朝于谦的一句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虽然那写的是石灰,这写的是茶,是玉,但意思似乎相仿。玉代表的是玉石、冰清玉洁,是坚贞的意思。所以,古代相恋的人,常常互赠玉佩玉质的礼物,也是表达相互的忠贞和笃情。
这一句,似乎在暗喻,我虽然被你疏远,打入了“冷宫”,可依然对你忠贞不二。一边碾磨着茶叶,一边回忆清晨的美梦(或许是过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却不想,“惊破一瓯春”。将这一茶盅的春茶给晃荡开了。这句写得尤为妙!用“春”代指了“茶”。
宋代的人习惯把茶叶做成团状,大概类似如今的普洱茶的茶饼吧,可能没有那么大。有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讲的就是宋代的故事,里面也有好几处碾茶的镜头。可以看看。这词中的“碧云”,就指的是绿茶团。喝茶之前得先把茶叶碾碎了再煮一煮,才能喝。
碾茶需要器具,更需要时间和功夫。这种茶具器皿,怕也不是寻常百姓家就能有的。
黄昏的阳光照得花影重重叠叠打在卧室门上,暗淡的月光,透过稀疏的珠帘仿佛铺到了地上一般,这样的黄昏好美啊。从这两句可以看出,女词人在屋里坐了很久,前段还在喝茶回忆清晨的梦,下半段,却在写黄昏的景物了。一个人清冷无比,以至于看着花影,一点点移到了卧室内,又看着月光透过珠帘。这也从侧面说明,李清照是个善于捕捉“美”的人。花影,月光,黄昏,在她眼里都是美好的。这句,也似乎在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两年时间三次辜负了春天,回来吧!好好的过今年的春天。乍看是在写景写花,但实质,肯定是在写人。借景抒情,是诗词惯用的手法。从这句不难看出来,李清照,心心念念盼着丈夫回来,看看她。等了两三年,仍不见回来,辜负我这一番深情,她仿佛在心底呐喊着:回来吧,回来吧,我的深情经不起你这三翻四次的辜负,今年回来好好跟我过个春天吧。
这首词写得十分细腻,想要真正理解女词人,真得好好研读一番,才能全然明了。在世人眼中,她已经是个文化名人了,夫妇和睦,感情要好,她与赵明诚应该是模范夫妻。但实际呢?看看这首词,就能体会一二了。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