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香蕉多少钱一斤?”
“两块钱一斤。”
“称秤够不够?”
“包够秤的,不够一斤陪十斤。”
这是在街头买水果经常听到的对话。
人们在街头商贩那里买水果,一来贪便宜,二来图方便。街头商贩的水果普遍比正规水果店里的水果便宜个几毛钱或者一至两块钱。
人们普遍有贪便宜心里。
街头上的水果虽然便宜,但是有的水果商贩在价钱上便宜了,却在秤上做手脚,即缺斤少两。
比如卖给你一斤的香蕉只有八两重,顾客对少一、二两的水果也感觉不出来,所以大多数顾客都买好就完事了。
但是也有的顾客做事认真,他们买好水果都要去另外一个地方重复秤一下。结果发现少秤了就回头找他们,好说话的顾客找到水果商贩最多叫他们补够秤就算了。
有的顾客可就不那么好说话,当得知自己买的水果被少秤了,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所以他们回头去找小商贩不止是要回水果那么简单,他们还可能会对水果商贩大打出手。
李先生出来外面找工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听从老乡的话买了一辆三轮车,准备像老乡一样骑着三轮车大街小巷去卖水果,老乡说卖水果时间上比较自由,不受人限制,有时候赚的钱比在工厂里赚的还多。
李先生开始卖水果的时候,对顾客比较诚实,即不缺斤少两。
于是老乡说他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样实打实很难赚钱的。
在老乡的怂恿下,李先生也试着对顾客少个一、二两秤,果然那些顾客都没有发觉。
李先生的胆子越来越大,水果少秤越来越厉害,原来一斤的水果就少个一二两秤,现在他可以半斤水果当一斤卖。
他怕顾客回头找他算账,所以他做完了一档生意就换一个地方,这样顾客就找不到他。
他心安理得的做着这样的水果生意。
人总有犯糊涂的时候,因为已经习惯了所以就麻痹了。
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在一个工业区卖水果,那天晚上的水果生意特别的好,所以李先生就忘记了老乡交代的“做完了一个顾客就赶紧离开这个地方"的教诲。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正当李先生庆幸今天又赚了不少钱的时候,一位年轻男子提着一个西瓜怒气冲冲的向李先生这边走来,男子后面跟着和他同样怒气的两个年轻人,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木棒。
李先生当时没有注意,等他发现了事态的不对时想走已经太迟了。
几个年轻人走到李先生的水果摊前,一言不发就把李先生的水果全部砸个稀巴烂。
那个提西瓜的年轻人把西瓜砸到李先生身上,对他拳打脚踢,一边打一边骂:“你当老子是什么?说好不能少秤,你他妈的竟敢少我这么多,当老子不是人,今天就让你见识老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三个年轻人把李先生按在地上一顿毒打后扬长而去。
李先生好半天才爬起来,鼻青肿脸的,脸上流下的不知道是血水还是泪水,他一拐一拐的推着被砸坏的三轮车往前走。
做人做事还是诚实一点好,小聪明有时候会让自己得不偿失。
聪明还被聪明误或许有一点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