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选择此努力重要,股市狂跌、房价暴涨让人生变得更焦虑,核心问题在于三点:
房子、工作、结婚
大学毕业已经五年,周围的同学朋友大多已经处于一种安于现状的状态。有稳定的工作,知心的爱人或许还有可爱的儿女,只有如此,才能获得父母和长辈的好评……
因为在他们眼中,房子、工作、结婚才是一切,只有这样的稳定,他们才能安心。
稳定也曾经是我的人生主题,毕业后就职于国企单位,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刺激。我的母亲在我还没毕业时就开始张罗相亲,在她的老旧思想中,女孩子嫁得好比读书、工作更重要。
作为风向星座的我不甘于平淡生活。在两年前看到网络上最火的辞职信写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刷遍朋友圈,随后我也跻身于辞职热潮,开始一个人背包探索旅途。
如今,在游历后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纪。思想上有些许升华,却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年轻时候的孤勇,造就现在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既想要生活的稳定与确定,又渴望外面的新鲜与激情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每个问题都需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出好的选择……缺失方向的思考是带来焦虑的主要原因。
关于房子
想在大城市里想要生活下去,房子是必须品,不论是租房或者买房。房子是让人产生归属感,给人安全感的地方。大多数人终其半生都在为房子做贡献。为了有个温暖的地方,早早地给自己定下目标,省吃俭用攒钱存首付买房。然而城市房价越来越高,直接导致买房压力大,焦虑情绪产生。我是留守儿童,外家父母离异,一度缺乏安全感,后来上班工作后极度想要一个自己的小天地,不用太大,温馨就好。但是光凭微薄的工资,在工作后的两三年内买房,我的焦虑就开始出现一一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买房!然后各种逼迫自己。Spenser叔说,房子这个东西,是资产也是一种束缚,年轻人过早地因为房贷的事情而狭隘了思维的格局不是好事。所以之后就想通了,放过自己,别再纠结买房首付钱的问题,先努力提升自己,花钱在自己身上,花的有水平,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倍数收入,买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关于工作
工作时候,跟同事聊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过得太无趣。或许是因为刚毕业,没有清楚认识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得不到施展,没有成就感……然后觉得应该要趁年轻多出去拼一拼,抒发自己的志向,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认可。之后没过多久我们就毅然辞职了,两个月后打电话问起近况发现,他在家闲了两个月,开始的一个星期还好,觉得终于能够开始实现自我,但是后来那段时间是一个比较难熬的时光,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吃来转移自己注意力,暂时放下我急需买房的心态。后来去游历途中,偶然进入色达佛学院,听听经文后觉得也没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心静一下,不要被外界过多捆绑,放松自己,就能减缓我的焦虑。即便事情再多再复杂,先整顿梳理好轻重缓急,一件一件地去处理解决,就能轻松驾驭焦虑情绪。
关于婚姻
在学生时代就被母亲冠以女孩子只要嫁得好就行,大学毕业前就开始着急为我相亲找对象。母亲的老旧思想停留在毕业出入社会后就不会遇到好男人,好男人都在读书时代被抢光了……接着灌输在她们那个年代,像我这种年纪就已经结婚生孩子,早生孩子身体恢复得更快更好。当然我不否认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这个新新社会,时代飞速发展,这种观念已经不被年轻大众接受。我们更愿意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相互学习扶持。如果你还没有安定下来的心,就不要轻易触碰婚姻,不论外界给你多大的压力,你要知道,婚姻是你自己经营。亲戚长辈再多质疑、劝导都不能帮你实现幸福生活……虽然我也曾因为失败婚姻焦虑,不过还好及时发现问题。将就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后来对婚姻也有了一个新感受--要达到能够结婚的状态,需要两个人都能达到自我内心的安定:对新鲜的异性不再蠢蠢欲动,对生活的前路不迷茫,已经体验或经历过的感情亦或其他事达到自己预计的分量,决心靠谱而安心过日子,这才是可以结婚的时刻。
越是想努力向上满足自己,就越焦虑。
希望我们各自在向上的道路中没那么焦虑,一切都会得以解决,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