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效能践行满月的小确幸

            践行易效能满月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内心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要拿出来分享一下,从不知道做什么到慢慢寻找到目标与方向,这就是精神的富裕!

        在践行易效能的过程中,从最简单的早睡早起开始,容易到说放弃都很困难,并逐步养成习惯,早上居然会在闹钟想起来之前醒来。

        早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梦想,内心最希望得到的追求。那梦想怎么实现呢,最落地的方法之一,就是提升自己的内涵。而阅读与交流是最快的方式。在这两天 粗略阅读《时间管理》 和《吃掉那只青蛙》(还没有完全读完) , 在回顾内容时,有些感想或共鸣:

1、梦想和目标需要写下来,    将想法付诸笔端,不写下来的是一个愿望和空想,随时就会丢掉。同时,写下来就会变成项目。同时,也会清空大脑,让大脑去思考如何去完成这个梦想!

2)惯性的作用。

像梦想这件事来讲,写下来之后,就相当于立项了,然后再给梦想设定个截止时间。将能完成项目的事项列个清单,将梦想具象化!然后再根据优先顺序,稍加整理,变形成一个计划书!最后在马上执行,就会完成梦想。所有的环节,都会随着思维的训练形成一个惯性,就像我们用to do做奇妙清单一样!

3)团队推动的力量

      每周两会的参与,以及每天看到大群还有我们B组的锦囊作业,周检,月检,看到每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其实对自己还是很有推动作用的,没有人会心甘情愿落后的,所以在这种正能量的传播下,拖延症也会消失。

        亚历克.麦肯齐讲过:“不谋而动,是所有失败的原因”。学习易效能,会惯性的去计划明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事情,让自己不再每天忙着应付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而是每天吃掉那只最丑的青蛙。

4)反思的作用

以前写锦囊作业,自己周检视是为了完成作业,当我在写第四次锦囊作业的时候,我就不再感觉是为了完成而去做了,而是认真去反思,哪里可以嘉许,哪里可以改进,做的更好!

      其实,反思的过程,是对过去一周,一个月的总结,

首先,总结需要很多素材与资料,如更早中的早起早睡周报表,keep中的运动轨迹,印象笔记中每天早起的想法,还有简书当中的反思记录和小确幸的分享,其实就是每天做的事情的记录过程。

其次,若想让反思更丰富,总结报告写的更有成就感一些,那就得认真记录每天的行为,与每日的计划形成一个闭环。然后通过反思,改进原有不足的,进一步指导下周的计划更精准,让计划更完美的完成,这样一天的进步,微乎其微的变化看不见,但是总会有量变到质变的完美变化!

      当然短短的一个月,也不足以把易效能的工具运用的很熟练,还有很多工具也需要深渗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同时,三只青蛙也应该分成ABC,最丑的那只先吃掉,而不是为了列青蛙而列青蛙!

          希望 每天跟着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争取早日过上线上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