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孔子的《论语·子罕》。其基本含义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意在告诫弟子与世人,要不断求索真知,减少自己的困惑;要真诚地待人如己,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要勇于实践,不畏惧任何困难。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智慧、仁爱和勇敢。也就是说人如果有高远的人生智慧,有一颗博爱之心,有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

那什么可称为智呢?智者,就是找到方向的人,心中有笃定的目标,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被路途上的所有事物迷惑,他们只会朝着目标前进。因为目标就是灯塔,是要去的地方,当然,每个人都应该及早树立自己的方向,没有方向的人生是随波逐流,有方向的人生才是航行。

那什么可称为仁呢?仁者,就是心地善良、仁心爱人的人,这样的人,品德高尚,做事为人都不计较,他心中关注的永远是大爱,遇事也不会担心,既然有了远虑,则少有近忧。潜心学习,心情愉快,看花花香,见人人善,这可以叫做“仁者不忧”。

那什么可称为勇呢?勇者,就是坦荡做人做事,只要公义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十年磨一剑,功夫在身,勇者无所畏惧。

知者不惑,天时;

仁者不忧,人和;

勇者不惧,地利。

知仁勇兼备者,天时、人和、地利具备,岂能不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