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些著名文人名气极大,可谓声震华夏,名垂千古,在人们心中,他们已经成了不容置疑的神,可事实上他们也未必都极具才情,有些就缺了诗才。
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据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可是他也有软肋,史上对他就有缺少诗情的评价。但是敢于这么评价他的人是要被韩粉喷死的,因为抛开韩愈显赫的名声不说,他因“推敲”之故所得的一字之师美名已流传千年,而他没有到过桂林却写出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也是脍炙人口,何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等诗句也历来被人传诵,如果说他不擅写诗只怕没几个会信。但如果不是抱着先入为主的心态人云也云,而是静下心来多读一些韩愈的诗,再了解一些历史,就会明白这种质疑并非妄言。
其实在宋代,对韩愈的诗就有过激烈争论,沈括和吕惠卿两个大咖就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沈括认为韩愈的诗很劣,不值一读,而吕惠卿却以为韩愈的诗成就极高,竭力推崇。由于沈括是个科学家,不能被称为诗人,再加他与大文豪苏东坡的矛盾,故多遭文人贬斥,所以他的意见不被重视,其实沈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却远在吕惠卿之上。
韩愈诗的特点就是以文为诗,导致诗意全无。吕惠卿他们为韩愈辩护的理由,往往把韩愈的诗说成是“自成一格”,无可非厚。并且引用李白、杜甫诗中也有以文为诗的例子来为其辩解。但是李白、杜甫多有诗才,他们即使引文入诗也富有诗情。比如杜甫的《短歌行赠王司郎直》,诗曰: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的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这是典型的以文入诗,可是“通篇飞舞豪爽……势力如截奔马”,“起句如太华五千仞,劈天插地,安得不惊其奇崛。”
然而韩愈缺乏诗才,用文句去凑诗,就显得生硬艰涩而没有情致了,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此是不能把韩愈诗中大量没有艺术性的诗称之为个人独特风格的,因为既然没有艺术性,就谈不上艺术风格。
韩愈以文为诗而没有诗意的例子很多,且看下面几句:
《赠崔立之》
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
褰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海水》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我鳞日已大,我翼日已修。
《示儿》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感春》
天公高居鬼神恶,
欲保性命诚难哉。
《此日足可惜》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
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
《暮行河堤上》
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
《夜歌》
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
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韩愈的诗的确存在着诗文不分,以文为诗的问题,以至于他的许多诗都缺少诗情,没有意境。 批评韩愈的诗,不是为了否定他的思想艺术成就,而是为了说明即使像韩愈这样的大家也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极具才情的,后人学习先贤也应该抱着选择的态度,秉持扬弃的方法,而不是照搬全收,如果也学韩愈那样以文为诗,那岂能写出好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