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好像是一组平行线,在很远的地方看去似乎有交点,可是我们都清楚,我们之间永远不能有所谓的交集。
(一)
“嘿,好久不见。最近忙吗?——米嘉佳”
凌晨一点,男孩儿的手机振动了一下。翻看手机便看到了上面那条消息。
男孩先是一惊,然后想到。
“她还是喜欢用短信交流”
女孩儿叫米嘉佳,25岁皮肤稍微的黯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甚是迷人,总喜欢扎一条马尾辫,看上去干净利落。男孩儿叫袁帅,说来也巧,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
她跟男孩儿的关系有很多,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铁哥们儿,还有“假前任”。这里的“前任”有名无实。就是彼此内心都清楚,但是就是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就变成了“假前任”。
他们已经有近1年没联系了,不是因为忙也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敢。怕打扰到对方,怕给对方添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怕两人回忆起从前……
(二)
若无相欠怎能怀念,“你欠我一个承诺”。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你坐在命运的列车上,看着有人下车有人上车,这些人中有些人看过了一眼就消失在记忆里,而有些人却在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无法抹去。而那些记忆深刻的人,往往都是欠过你什么或者你欠过他什么……
小学,两个人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游戏。男孩喜欢吃肉,女孩每次都会把自己菜里的肉分给男孩吃。男孩也十分照顾女孩总把自己妈妈给他买的吃食拿来给女孩吃。男孩学习成绩好,放学后,他总会把女孩留一会儿帮她一起做老师留的作业。与其说说是给女孩“开小灶”倒不如说是想多跟女孩待一会儿。男孩几次问女孩“长大后做我媳妇儿吧”女孩每次都红着小脸沉默。
人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物种,越长大越“懦弱”。童言无忌,其实小时候就是这样,喜欢说出来就好了管它三七二十一,这种的喜欢毫无杂念。
初中,一个情窦初开的岁月。男孩学习成绩比较不错,于是被分到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而女孩则被分到了县里的一所普通初中。男孩的学校要求住校方便管理,而男孩坚决不听,执意要走读,其实别的不为只为放学后能与女孩待一会儿。父母终归拗不过男孩,就同意了,但是要求他的成绩一定要在全班前5。男孩拼努力学习一直保持着前五的学习成绩。而放学后男孩以给同学补课为由,跟女孩在山上大树下一起学习一起说笑,直到快黑他才回家。男孩的父亲倒是不以为然,而母亲确是很疑惑,有一次男孩的母亲在男孩放学后跟随男孩去了那颗大树下,看到了两个人有说有笑。母亲默默地回家去了,等着男孩回来,男孩本来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母亲叫到面前质问并直言男孩“早恋”又说了一堆影响学习和父母如何不容易的话。并且告诫男孩,一定要让他住校。并不让与女孩有联系。如果不住校的话,就接送,保证不离开他半步。为此,母亲还特意辞去工作。男孩想反驳却发现什么也说不出口。只能默默接受,但是两个人没有断绝联系,两个人用着短信保持联系,以至于后来qq兴起,但是两人还是喜欢用短信,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似乎成了他们的特有联系方式。
有的时候电子产品不能代替人与人的直接沟通,毕竟它是冰冷的机器,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冰冷了。
初三,由于中考的来临,课余时间非常少,于是两个人回复的消息也就慢了也就少了。沟通少了,人也就会胡思乱想了。感情也就慢慢的淡了。直到有一次女生给男孩打电话,女孩月考考得非常差想让男孩安慰一下。而男孩身边传来另外一个女生的嬉笑声,并强行拉着男孩给她讲题,而男孩就把电话挂断了。讲完后给女孩打电话,女孩醋意大发。跟男孩大吵一顿,而男孩再三解释女孩也不听。男孩也有些生气了。男孩完全不明白女孩为什么要这样而且还不讲道理。吵到最后,女孩最后问男孩一句“你现在告诉我,我和你讲题的那个人你在乎谁?”男孩回了一句“你够了啊,有完没完?”也许当一个女孩真的在乎你才会放下自己原有的温柔跟你大吵吧。千万不要惹在意你的人,那种伤你永远也弥补不了。隔了10天左右,男孩终于打电话给女孩。男孩劝她不要生气了,而女孩还是那句话
“你在乎谁?”
男孩说“咱不谈这件事还不行吗?”
女又问“你给我个答案。”
觉得女孩毫不讲理,没完没了。就把电话挂断了。本来可以“破镜重圆”的,谁知道胶水是过期的。
就这样,男孩直男的性子慢慢的显现了。不给打电话了,而女孩想打却又放不下面子。就这样僵持到了初三毕业。本想着时间会冲淡一切,谁都离得开谁。
可老天跟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们这一届中考制度有变,平分学苗。而更意外的是两个人竟然被分到了同一个学校,而且是同班同学。只不过,男孩是全班第一,而女孩是倒数第一而已。当两个人第一天去学校报道的时候,都惊呆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孽缘”?
因为刚到学校,谁跟谁都不熟悉。袁帅问米嘉佳
“做同桌啊?”
米嘉佳回到
“我不跟狗做同桌”
说着便把书包放到了袁帅书包旁边。
袁帅一脸无奈。
高中,是学生时代最难熬的日子,面对考学的压力身心俱疲,而这时青春期的叛逆还没有褪去。不想听父母的“唠唠叨叨”,不想受到学校的“约束”;这个时候的部分学生想开始找到一个精神寄托。操场上,楼梯拐角处,假山后面……一对对男男女女拥抱着、私语着、亲吻着……学校把这些行为称作“早恋”。
袁帅和米嘉佳看着一对对的情侣,他们心里知道不能再像原来那样了。可由于环境影响和感情基础,两个人又很快打得火热。
高中两个人都选择了住校,两个人一起上下课,但是由于学校抓得紧,两个人常常拉上各自的好朋友一起吃饭,打水。男孩每天都送女孩回宿舍楼,然后再跟自己的哥们儿回男寝。男孩知道女孩有咽炎,就托人给女孩买药,女孩知道男孩愿意打球就送了他一套护膝。就这样,到了高一下学期要分文理科了,袁帅理科成绩好,米嘉佳文科成绩好,但是袁帅想跟嘉佳在一个班级就打算报文科,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嘉佳。但是跟家长商量的时候遭到了严格的反对,“一个男孩学什么文啊?理科好找工作啊。”
男孩跟父母理论了好一阵子从当前形式到文学素养,凡正为了报文科把有的没的一通摆了出来。父母看自己的儿子既然这么坚定而且明确就动摇了。袁帅又找到了爷爷做支援,爷爷同意袁帅的选择。
袁帅的爸爸跟袁帅说
“好吧,既然你已经选择了,那就走下去吧,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只要你不为你今天的选择而后悔就好。”
男孩乐得快要蹦了起来,看了一眼旁边的母亲,母亲什么也没说。
男孩当天晚上就想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嘉佳,但是还是决定给她一个惊喜。第二天老师下发统计文理的纸条,老师再三强大“决定之后就不能再改了,你们考虑清楚。”男孩果断地选择了文科,而当他看向女孩的时候,女孩犹豫再三,直到学委来收纸条,轻轻地在理科一栏打上了勾。
男孩当时的心情就好像蹦极一样,而且是那种不经意被人推下去的蹦极。从山顶上一下子就下去了,直接接近于崩溃!
课后他问女孩为什么,而女孩跟他说“我愿意”
男孩怒了“你不知道你理科成绩不好吗?而且你答应过我的啊,要跟我一起学文”
女孩说道“谁答应过你了?”
男孩又说“好,就算你没答应我,那你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吧,你学理,能行吗?你不知道你擅长文科吗?”
女孩说“我自己的选择,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
“别人?好,我是别人!我是别人我为你选文科?我是别人我为你跟家里人辩论?”
“你怎样是你自己的选择,我怎样是我的选择,请不要干涉我好吗?”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有什么不好说的,你跟我说好吗?”
“你不要以为你很懂我,好吗?我的选择是我自己说得算了的”
“米嘉佳!我就不应该为你改文!”男孩抓住女孩的胳膊
“袁帅,你放开我,疼。而且老师都已经说过了一定要慎重!不是说为了某一个人而改变自己的选择的”
“你的意思是说我自己贱呗,非得为你选文?”
“我没说,我只是说这是每个人的选择要慎重”
“那我当初告诉你,我选文。你为什么那么兴奋,也没有劝阻我?”
女孩沉默了一会儿眼圈泛红了说“那是当初”
男孩的眼睛也湿润了说道“当初?当初我就应该不考虑你!当初我就不应该对你那么好”
女孩哭着说“谢谢”
铃铃铃……
女孩便跑回了座位,这一节课是煎熬的,两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好像在一个下课把一切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而且现在也唯有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15天才分班,而这15天对他们俩来说极其难过,基本是上课不说话,下课也不在一起走了,吃饭也不在一起了,男孩要主动给女孩打水,却遭到了多次拒绝。好像两个人一下子变成了陌生人。
15天终于过去了,男孩在15天里折了150只千纸鹤想在分别的那一天送给女孩,却再也找不到送给她的借口了。
就这样两个人分在了两个班这三年两个人互不干扰,只是偶尔在路过彼此班级的时候会驻足向里面望一望,望过了便匆匆离开。
忘过了,便匆匆离开……
高考结束了,那是男孩在这三年中又一次跟女孩用短信主动聊天
“嘉佳,考得怎么样啊?想报哪儿啊?”
过了半天后女孩回复到
“还算可以,我得报省内的离家近一些。你呢?”
“我也还算可以”
于是男孩把报考指南上省内的那一页撕掉了。
人生最美一是初见,再一个就是错过。保留那一份遗憾怀念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