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1003 年 6 月 7 日 - 1048 年 1 月 19 日)是西夏实际意义上的开国皇帝135。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出身背景1:李元昊出身党项族拓跋氏,其远祖为唐代将领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唐僖宗赐皇姓 “李”。祖父为西夏政权的奠基者夏太祖李继迁,父亲为夏太宗李德明,母亲是李德明正妻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
政治成就:建立官制:李元昊继位后,仿照北宋的官僚系统设置了文武两班官员,建立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官职体系。为适应多民族国家的特点,还分设了党项、汉两批官员,并专设了一些党项族官职1。
推行文化改革1:颁布秃发令:规定西夏境内的党项族人必须改发型为党项族传统发型,即剃光头顶头发,只留鬓发,佩戴耳环,穿戴党项服饰,不执行者将被处死。这一举措强化了党项族的民族认同。创建西夏文:命大臣野利仁荣等进行创字工作,编纂成 12 卷文字书,定西夏文字为官方语言,称其为 “国字”,在所有官方文件中使用,并开设 “蕃字院” 以传授学习。定都兴庆:建立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并定都于此,使西夏有了稳定的政治中心。
军事成就:开疆拓土:李元昊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不断扩大和巩固西夏的版图。他先后击败甘州回鹘、凉州吐蕃等势力,攻灭归义军,彻底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为西夏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后方1。对抗宋辽: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 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建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之后先后击败宋、辽的进攻,彻底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格局1。
性格及结局:李元昊性格残暴,行为荒淫。他杀舅舅、母亲、妻子、儿子,被称为 “四杀皇帝”。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 年),李元昊为次子宁令哥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葬于西夏泰陵。
总的来说,李元昊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他对西夏的建立、发展和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的残暴行为也为后世所诟病。
——豆包
历史的烟尘已经远去,如西夏王陵兀自耸立在荒凉苍茫的大漠间,任凭风雨洗礼,风沙侵蚀……
然而正是这个王朝的崛起、挣扎、在大国间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却又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从唐代的柱国,到宋代后的以我意志的觉醒,然后跟华夏分庭抗礼,创立文字、奇装异服(以别华夏),然而又在先进的制度方面不断地模仿研习华夏,一方面攻宋,一方面又学宋。就是这样的一个西夏国,在中国的12-13世纪,一直在有宋一朝,北宋、南宋期间,前期与辽、北宋三分天下,后期又与南宋、金鼎足而立,顽强的生存了200多年。
然而即便如此,也在强大的蒙古面前顽强的抵抗了22年,最终被灭国。当然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在征服西夏的过程中受伤殒命的。
李元昊,在父辈的小心经营下,他是勇敢的、无畏的、开拓的,他创立文字、创立自己的服饰风格,并且平定河西走廊的诸部,他在宋朝、辽朝中夹缝中左右逢源、励精图治。
他军事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又跟宋朝以经济贸易而让自己不断强大、积累立国资本。这是他的前期。
而他的后期,又因为抢太子的媳妇,而被太子反叛,谋杀被割掉鼻子,而最终不治……
当然,他临终的时候,跟他的后世子孙却隐隐的感到国家的命运的凄凉。他告诫子孙宁可投华夏,也不能投契丹,说契丹更凶悍,恐王室难存,而华夏慈悲,估计可以保全……
史载,李元昊临死时,给年仅两岁的幼子李谅祚留下遗嘱:“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文治帝国——大宋300年的世运和人物》
这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也的王朝,如今只有大漠中高耸的王陵,以及其状个性的已不流通的文字供我们后人一睹其风采……
——力 2024年9月30日 甲辰年八月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