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为网络授课提供一个好机遇,广大学生“停学不停课”大大促进了网络授课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许多不足,在当前疫情控制平稳期间,应静下来查缺补漏,仔细“打磨”网络教育,以期更大发展。
疫情期间网络教育督促广大师生匆忙上阵,暴露出了三大短板:一是硬件设施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学生上网课困难较大。正如西藏一名学生为寻找网络徒步两小时到海拔4000高山上课,呼伦贝尔草原一户牧民为了让孩子有网络上课,全家搬迁,云南山区一位孩子为上网课频频到村委楼蹭网。二是教师临时“赶鸭子上架”,课堂质量总体偏差,上课效果不佳。特别一些老教师本身就缺乏网络素养和应用科技产品能力,照搬线下教育那一套,课堂粗糙欠打磨。三是家长与学校配合不协调,家长网络教育支持不给力,疲于应付拍照、打卡、交作业等教学任务,未能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教育理念有待改进。
为此应当着力做好三个“完善”,补好网络教育“短板”:
一是完善网络设施夯实网络教育基础,特别是针对西部偏远地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在短期内加强贫困学生网络精准帮扶,引导互联网和电信企业通过云计算和算计支持网络,及时提供优惠“流量包”支持。
二是完善教师网络授课培训体系,注重加强教师关于网络授课软件应用、网络资源应用、精品课件制作以及教师“主播”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定期分批次组织专业培训,开展网络授课竞赛,开展优秀经验做法交流会议以及完善网络授课考评机制等方面推进网络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完善新时期教学理念,通过抖音、快手、网络媒体及报刊等渠道加强宣传优秀学校家长配合事迹,提高广大家长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知,逐步将“疲于应付”转化为有取舍的配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