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一句话惹恼一个北京人儿,其实很简单。
你只需要这么跟他说:
你们儿北京人儿说儿话儿,是不是每儿句儿都要儿啊?
暴怒的北京人:您可别逗我乐儿了。
很多人可能都对北京话有这样一个误区:儿化音分分钟占领一半儿。
网友吐槽,高考作文,北京人最好答了:
800字的考卷,答400字就够。
因为北儿京儿人儿是儿这儿么儿写儿作儿文儿的儿。
作为北京话一大特色,儿化音充满魅力,却是很多南方人绕不开的难关。
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说说儿化音的秘密。
喂,那边的南方同学,不要再模仿儿化音了。
你现在笑起来都是“哈儿哈儿哈儿哈儿……”
1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儿”从哪蹦出来
神奇的北京话,什么词都能配备儿化音的版本:
麻雀不叫麻雀,叫“家巧儿”。
排队不叫排队,叫“挨牌儿”。
突然不叫突然,叫“冷不丁儿”。
加上儿化音,无论多么高大上的语句,都立刻充满浓浓的北京味儿。
巴黎贝甜加上儿化音,就变成了:巴黎倍儿甜。
您瞅瞅,这得多甜呐。
神仙水加了儿化音,那就是:神仙水儿。
您瞧瞧,和花露水儿有一拼。
皮卡丘加上儿化音,一下就进京了:
我抓着儿一皮卡丘儿。
北京老炮儿皮卡丘说:没必要,您这样真没必要。
但北京话,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加儿化音。
尽管北京人说儿化音通常只凭直觉,但里面仍然有一定规律可循。
儿化音,多指一些“小可爱”。
大而厚重的物品,词语后面一般不用。
比如:这是亲亲下单的宝贝。
这,是亲亲我的宝贝儿。
还有些时候,加儿化与不加儿化,表达得完全是两个意思。
这是“早点”。
这是“早点儿”。
这是小人。
这是小人儿。
这是“面”。
这是“面儿”。
当然,这也是“面儿”。
还要记住,儿化音多用于一些非正式场合,一些人名,加上儿化音后瞬间变成老北京街坊邻居。
提起于谦,就是这位语文课本上的大诗人。
说起于谦儿,就变成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大爷。
提起朱广权,你想到的应该是他。
这位一本正经的央视新闻主播,因花式播报被观众奉为“押韵大王”.
经典名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从此,观众们便开始亲切地称他为广权儿——
今天广权儿叔押韵了吗?
《明日之子乐队季》上,地道北京人朴树和在北京生活过很久的辽宁人郎朗,叫选手名字,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泰乐儿”。
两位导师对年轻选手的喜爱从儿化音里就体现了出来。
如果你的北京朋友开始给你的名字加儿,这就证明你们的关系已经足够铁了。
此外,在形容一些北京地名儿时,外地人尤其摸不着头脑。
西直门、中关村、清河、鼓楼、二里沟……这些是没有儿化音的。
到了西便门儿、菜市口儿、车道沟儿、呼家楼儿、三里河儿,加了儿才是正宗北京人儿。
虽然,你也可能经常听到来自北方的互联网打工仔称自己为后厂村儿人,来调侃公司地点偏僻。
更神奇的是,回龙观、平安里、雍和宫、十三陵这种最后一个字很“严肃”的地名都不用儿化音。
但公主坟儿、王府井儿、大屯儿、红庙儿,加上儿化音才觉得顺。
说“坟儿”,就显得不那么丧气,说井儿和庙儿,都显得小巧玲珑。
您看看,老北京儿直接从儿化音就能改变一个地方的氛围,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2
南方人的儿化音,又翻车了
虽然乍看上去,北京话和普通话没太大分别,但一众南方朋友还是学到头秃。
南方同胞们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总有强烈的“儿化音表现欲”。
你呼喊他们时,他们会大声回应:
“别急,来了儿!”
你与南方室友打游戏输掉时,他会迫不及待地说:
“完了,嗝屁儿了。”
他们打饭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儿化功力一股脑儿发挥出来:
老板儿,来一碗儿方便儿面儿!
上述翻车案例没有看出区别的南方同学,请自行面壁思过。
。
南方人的世界里,儿化音或许就是对世界上的一切尾音加“儿”。
甚至,他们可以创造出“爸爸儿”“妈妈儿”这种神奇的用法。
不少南方艺人,都曾踩过儿化音的坑。
最典型的是周杰伦的名曲《我的地带》,堪称随意加儿化音的典范:
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的儿。
把音乐收割儿,用听觉找快乐儿。
好der周董,您说的都对。
但实际上,在北京话语境中,“得儿”(der)常用来表示对方是个二傻子……
北京人民:您怎么这么得儿(der,请连读)啊!
南方朋友:得鹅是什么咧?
鬼鬼这样台湾腔很重的艺人也曾在《明星大侦探》中翻车,她将“哥们儿”念成了“根儿们”,“线索”说成了“线索儿”。
一旁的大张伟无情嘲笑:金锁儿,银锁儿,线索儿。
北京话十级学者大张伟,经常在各式节目上教南方人学习北京话,从动作、神态到表情管理,一气呵成。
大老师的儿化音,更是能把加拿大出生的刘宪华直接逼疯:
你也没有证儿啊?
什么证?证(zheng)呃……
电影《龙门镖局》里的名场面,袁咏仪学说“败家娘(nia)们儿”,总是说成“败家娘儿们”。
为什么南方人说儿化音这么难?
其实,南方地区不是没有“儿”的用法。
跟我读:容祖儿是三个字,不是“容嘴儿”!
唐代诗人金昌绪,浙江钱塘人士就写出过名句: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但此儿非彼儿,在古代,“儿”并没有完全被虚化,单独占一个音,读作“ni”。
毕竟“儿”的繁体字是“兒”,和“倪”“霓”等字非常贴近。
随着汉语变化,“儿”作为词语后缀,读音逐渐变轻、变弱,成了一个附加成分。
怎么变的呢?
在北方,它变成了/r/,舌头翘了起来,成为了儿化音。
在南方部分区域,它变成了/ng/,也就是鼻音。
举个例子,温州话里其实存在大量儿尾词,但外地人完全无法感觉出来。
——因为它们的发音压根没有翘舌。
在温州话中,“脚腕骨儿”的发音是:
jiā vā gù eng
嗯……
所以,原谅南方人不会说儿化音吧。
他们并非不会讲,只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忘记了如何将舌头翘起来而已。
3
北京话的魔性,不止儿化音
发展到现在,儿化音已经成为北京话的灵魂。
普通话就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全国人民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北京话始于元代,在清朝又掺杂了许多满语词汇,最终形成了这一套“京片子”语言体系。
民国时期,北京话被确立为国语标准音。
作为通用语言,基本北方官话区域都能无障碍理解北京话。
南方同学表示,我们可能隔一座山就是另一个语种了。
当然,北京话如此亲切,“北京人儿”也是功不可没。
老北京说话,就讲究一个直来直去,能打直球儿就绝不弯弯绕绕。
虽然他们的语速可能并没那么通俗易懂,接触过北京人的都懂……
老北京人说话,都是三倍速的英语听力,尤其是吞字和连读,六个字的语句能简化成三个字:
网友总结:北京话就是要吞字,说得不快没有灵魂。
用一个字形容北京人,“贫”最合适。
这一身的幽默、善良、乐观,都集中体现在这张“贫嘴”之上。
北京日常:张口闭口先来一句“您”,“您来啦?”“吃了么您呐?”
这一下就拉近了人的距离。
上世纪经典喜剧电影《顽主》,葛优老师自嘲都出了一种喜感。
北京人接触到外地同胞时,不论男女老少、年长年幼、关系亲疏,也不管语义褒贬,通通按“您”处理。
北京大爷带孙子会说:您别哭了,您这样真没必要。
北京大娘给年轻小伙子指路:您就打这儿往北走一公里。
北京家长训斥孩子乱花钱:您就可劲儿造吧。
您看看,您能分得清楚吗?
知乎有个高浏览量话题:如何看待北京话中的您?
看来广大外地同胞都曾深深为“您”的用法烦恼过。
北京人说“您可真行”,有可能是在夸你,还有可能是在反讽。
是尊敬还是讽刺,全凭语境判断。
《我爱我家》中织毛衣的宋丹丹老师,出现频度最高的台词:“嘿!您可真行!”
老北京叫人“爷”的时候,可能是在尊称。
《大宅门》中的白景琦,人称“白七爷”,一家之主。
但如果他看你不爽,也有可能会说,“瞧这位爷,得罪不起”,来讽刺别人摆架子。
京片子,就算骂人也不带脏字,都藏在阴阳怪气中,说出来反而让人想发笑。
一来二去,这怨气也就化解了。
北京人自带幽默细胞,乐趣无限。
难怪常听人说,全国感染力最强的方言,除了东北话,就是北京话。
就像大张伟唱的:
小小的人儿啊,风水起啊,天天就爱穷开心啊~
无论生活如何,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幽默的心,这就是北京人儿的态度。
得,不说了,社长的北京同事,正等着中午请我吃涮肉去呢。
什么?您问涮什么肉?
害!铜锅涮羊肉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