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020|王翦的灭楚“项目三角形”

公元前224年,秦在灭掉韩、赵、魏,而燕也名存实亡之后,把战略眼光瞄向了楚。

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1|王翦灭楚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灭楚需要动员多少兵力?

青年将领的翘楚李信慨然答道:楚国军队稀松的紧。当年武安君白起领兵7万攻伐楚国,一战就拿下了楚国都城。我虽然比不上他,但我觉得20万足够了!

赢政大喜,转头问老将王翦。王翦答道:非60万不可。

秦王觉得,60万军队,差不多都掏光了秦的家底,这哪受得了?就跟老将商量,可不可以打个折呢?

没想到王老头儿挺倔——这事没得商量。楚兵虽然孱弱,但楚国幅员辽阔,战略纵深远超列国,如果让我带兵,没有60万不可能灭楚。

嬴政轻轻叹了口气,道:王将军老啦,咋变成耗子胆了呢?

接着下令,李信和蒙恬率兵20万,南下伐楚。

见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王翦老头儿挺知趣,请了病假,辞职回老家去了。

李信和蒙恬一开始打得极为顺手,一路势如破竹。

但正如王翦所预料的那样,楚军充分利用自己的战略纵深优势,示弱,且战且退,然后突袭,大破秦军,斩杀秦军7个都尉。

这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

秦王赢政闻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老将复出。王翦统领60万大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平定楚国。

2“多快好省”是个坑

一般说来,人们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环境的配合和好运气。而且越是成功,成功的次数越多,这种优越感就会越强烈。

这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幻觉,往往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从管理的角度看,“多”和“好”,是项目的交付要求,术语叫“范围”,范围的要求是优质。

“快”是对项目期限的要求,“时间”的要求是快速。

“省”是对项目投入资源、经费的要求,即“成本”,成本的要求是廉价。

一件事情要做到“多、快、好、省”,就是要同时做到优质、快速、廉价。

但是,优质、快速、廉价通常极难同时达成。一块麦田,如果期望它颗粒饱满,产量高,就很难做到生长快,省水省肥。想要又快又省,就很难做到又多又好。同理,要“快”就很难“省”,要“省”就“快”不起来。

“多快好省”,是理想化的要求,如若以此为目标,可预见的结果,就是项目延期、预算失控,甚至烂尾。

项目三角形

“范围”“时间”“成本”,构成项目质量的3要素。

我们把范围、时间和成本,作为三条边,画一个三角形。如果我们要提高对项目交付的要求,把“范围”的边加长,就必须相应加长“时间”,或者“成本”,使得三角形保持闭合。如果我们想减少“成本”呢,就需要调整“范围”和“时间”这两条边。这就是著名的“项目三角形”。

那么,如何保证项目三角形不会坍塌呢?

第一,固定第一边。确定项目3要素中,哪一项是必须保证的。

第二,调节第二边。在另外2项要素中,看看更重视哪一个,进行适当调节。

第三,投资第三边。在优质、快速或廉价中,选择了两样后,就要全力以赴地在第三边投入。

拿灭楚这个项目来说,“范围”是对楚进行毁灭性打击,不留后患。这是要绝对保证的第一边;“时间”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第二边,数十万军队出征,不能无限期拖延,否则后勤给养、军队士气很难保证,君王猜疑、意外变乱随时可能出现。

在确定了“优质”和“快速”之后,“廉价”就必须舍弃。秦国必须放弃“节省”或者匹配的想法,投入重兵,以求必胜。

作为老练的项目经理,王翦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宁可得罪秦王,也决不在兵力投入上做出妥协。

比较起来,年轻的项目经理李信,显得就稚嫩了一点。

(刘润《5分钟商学院》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阴了,整个天空都是绵延的灰色,像一幕厚厚的幕布,遮挡了我心里最温暖最灿烂的太阳。门口簇拥的南天竹,最上面许多叶子...
    Jessy自由行走的猫阅读 1,451评论 0 3
  • 近几天一直热搜的某某亲子园虐童事件,我一直没敢看~因为怕自已受不了,怕受情绪左右~~昨晚孩他爹问我这件事,我都没敢...
    开花的幸福树阅读 649评论 2 4
  • 今年上半年是从未有过的悲伤,两位长辈的过世,让人抑郁寡欢,提不起精神。好在最近两个多月堂妹过来陪我,两个人一起面对...
    喵星人_f381阅读 1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