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库尔斯克战役对俄乌战争的影响?
一部分人觉得这是一次缩小版的春醒/阿登反击战,最终会大量的俄军在库尔斯克包围并且吃掉宝贵的机动兵力,从而俄罗斯获得战略主动权,是一场政治作秀式的战役,另一部分人觉得这是一场反击,是乌克兰获得战略主动权的尝试,是一次对俄罗斯红线的打击,是一场胜利。
首先基于三年以来的俄军进攻方向,包括乌克兰的正北,西北,东北,正东,东南,这几个方向都需要防守,这就意味着乌克兰的防守长度太长了,乌克兰要动员100万军队,同样俄罗斯也有100万军队。
但在俄乌战争上面,俄罗斯不可能全部兵力投入,俄乌双方都是100万对战100万,但因为乌克兰需要防御面积太多,反而在单一战略方向,俄罗斯反而具备兵力优势,这也是俄罗斯能在乌东地区取得缓慢进步的实际支撑。
如果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将宝贵的机动兵力投入乌东地区进行无意义的消耗,这才叫绝望,还不如放手一搏,因为主动出击意味着还有希望,调动俄军,同时缓解乌东地区的压力,同时俄乌双方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都需要布防,这意味着俄罗斯在单一战略方向具有的兵力优势将被大量减弱,这就是这次出击的基础目的就达到了。
这场出击的政治意义有两点,第一是不再是局限于乌克兰本地,战火燃烧到俄罗斯境内,使得俄罗斯的厌战度上升,逼迫俄罗斯进一步动员,影响经济运行与让俄罗斯人体验到战争的来临,增加俄罗斯对和平的渴望,让俄罗斯的和谈意愿提升,增加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第二是改变乌克兰对战争厌恶,如果战场上没有太多的激励人心消息,那么许多人对战争前景就会绝望,国外也会减少支撑,这种援助战争,打的越好,越超出投资预期,追加投资。
在2022年的时候,西方是打算成立流亡政府的,乌克兰的援助效果超出预期,支持战争的人也多,在大反击失败了之后,西方又开始减少援助,一直被对方打,一时击中对方,肯定是振奋的消息。
这场出击的外交意义有三点,第一是美国特朗普说的停火协议,法印的就地停火,都是一种变相承认现状的方案,同时也意味着乌克兰没有太大的谈判筹码,对比战争前,失地没有减少,自己又有什么筹码能谈回来失地?
所以乌克兰不可能接受就地停火,而俄罗斯不可能退出现状,这是和谈的矛盾点,如果在俄罗斯上面获得一些土地成果,乌克兰也有筹码了,进一步促进和谈,以土地换土地,世界上的亲俄势力也不会强调就地停火的方案。
第二点是为大选助力,以色列能在中东强行搞事,不光影响了美国的战略中心,还有美国大选,夏皮罗的副总统主要是因为民主党年轻选民对以色列的不满,继而担心两个摇摆州阿拉伯裔移民选票与中东移民选票,导致大选失败。
这是一个小国影响大国的例子,同时对乌克兰的成功援助,也使得拜登政府在2022年外交成绩上获得好评,同样在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声势大增之下,在乌克兰的战争援助效果不好的情况下,俄罗斯的战争压力大减,今年俄罗斯总统还能去朝鲜与越南做外交访问,甚至在几天前还能去伊朗。
第三点就是用西方的援助做出效果,那么去乌东地区的效果是远远不如进攻俄本土的,同时库尔斯克有核电站与天然气的管道闸阀,苏梅是西伯利亚大管道和兄弟会管道交汇处的天然气交换支线。该管道连接亲俄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是作为俄罗斯钱袋子的要害之地,自去年北溪管道遭到破坏后,俄罗斯所剩不多的输血途经之一,如今也失去控制,减少亲俄派的力量。
经济效果,一些人将这次出击比作千里跃进大别山,除了威胁国民党的统治核心区之外,吸引了大量的兵力进行围困。
对国民党的经济也有一些打击效果,同时内线作战对解放区的经济产生大量的负面效果,所以选择大别山除了军事上,政治上的考虑,经济上也有一部分的考量,在乌克兰境内不一定有优势,而在俄罗斯境内一定能破环俄罗斯的经济运行。
最后就是军事考量,在这一次战役之后,无论乌克兰的军队是胜利还是失败,俄罗斯要么选择进一步的动员,形成总体兵力优势,才能在乌东方向上形成局部兵力优势,维持过去上半年战略优势,要么不进行动员,在漫长的俄乌边境上均摊自己的兵力,那么俄罗斯也只能防御了,不太可能发动攻势了。
现在的乌克兰有三个攻势方向的选择,第一个是全力北上,第二个是佯攻北上,主力南下打机动力量决战,第三个是向东进威胁俄军的大动脉,也许各位不能理解,我有象棋里面的将军思维来解释这几种攻势方向的选择。
象棋里面将军有三种作用:
第一种是调动或者迟滞型将军,我看见了对手的杀招,我无法阻止对面,只能通过不断的将军来让其迟滞对方的攻势,或者舍弃自己棋子来调动对方,使得对方受迫回防,缓解对方的攻势,为自己的防御调动获得时间与行动空间,这就是库尔斯克攻势的基础效果。
第二种是吃子型将军,通过将军来让对手舍弃关键行动,从而吃掉对方大子,取得整盘的优势;
第三种就是杀招,将死对面来获得胜利。
我并没有看到乌克兰具有第三种可能,直接全力北上ALL IN,全力北上我觉得是失去理智才会做出的决定,即最后一种杀招将军,赌性最大,收获最多,无论谁输谁赢都会最快结束战争;
第二种攻势,意味着将在库尔斯克打一场主力决战,这对掌握情报优势与机动力优势的乌军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报优势意味着火力效率的提升,在没有大量防线的情况下,机动力并不会被大量削弱,同时俄罗斯军队昏了头,才会打一场没有优势的决战。
而第三种种攻势意味着,俄罗斯在乌东的后勤被威胁,势必导致攻势减弱,与更多的兵力维护自己的补给线,在没有兵力优势之后,掌握情报与机动力量优势的乌克兰重新获得战略主动与攻击态势,同时造成俄罗斯对攻击方向上的误判,乘机收复乌东失地,即乌克兰准备了两支机动力量,在完成了对北伐行为之后,预备机动力量开始对乌东反击。
固守也能缓解乌克兰在北方的压力,最后俄罗斯的普里戈任的武装北伐,证明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北方防御力量的薄弱,同时俄罗斯内部矛盾也暴露出来,战争中消灭自己的军事力量指挥人物,不得不说很像我国历史宋朝著名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如今斯特列科夫这位俄罗斯战神也被判刑了。
现在来看,职业军人面对民兵等的战斗力是具有碾压态势,同样现代战争需要的攻势组织与人员军事素质要求,不是两年义务兵能给训练出来的,而面对堡垒化城市,攻势可能被迟滞,效果不是非常好。
这是中东战争与俄乌战争带来的启示与宝贵经验,加沙战役说明了全民短时间兵役的战斗力并不是非常强,库尔斯克战役则说明职业军人组建的攻势不是义务兵与非军事人员能抵抗的,乌东的攻伐证明。
现代防守方在无人机体系下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进攻方要付出技术兵器与技术人员的双重损失,军队之间的对抗一战化,主题是防御与火力,而军队对非军事组织组织的防线是二战化,主题是突破与包围,而在堡垒化城市中,军事素质,情报优势,空军优势等等差距将被缩小。
无论怎么说,乌克兰获得了这几天的头条,对于美国民主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吸引力去东欧而不是中东,哈里斯竞选的时候,民主党中进步年轻人还打断了哈里斯的演讲,使得哈里斯不得不强调一点。
如果你们继续打断我的演讲,那么就等着特朗普上台,不得不说以色列真的以小国干涉了大国政治与外交,乌克兰的库尔斯克攻势也会影响美国的大选,世界局势再一次说明,外交的核心并不是国力的强大,而是对利益精准的分析与政治局势的研究。
我认为现在乌克兰获得战略主动权是一件好事,因为俄罗斯压力减轻之后,对越南与朝鲜的访问,是在不得不警惕俄罗斯的想法,同时俄乌战争压力的加大意味着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必将进一步的下跌,即又怕京子开路虎,又怕京子过得苦。
两个逻辑笑话,在莫斯科的袭击是乌克兰的非恐怖行动,而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攻势行动是乌克兰的恐怖行动,第二个是在俄罗斯发动去军事化的900天之后,在普京总统说与乌克兰的边境是复杂的历史问题之后,在乌克兰发动库尔斯克攻势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又是明确与清晰的了。
在俄罗斯的去军事化行动2年半之后,成功变成了去军事化互动,恐怕大多数人不会认为俄乌战争会变成现在这样,军事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基辅全民发枪不光是对民众对政府的一种认同,谁才是民众能接受的,同时俄罗斯总动员难度与全民发枪难度则体现了,俄罗斯到底是一个威权政府,还是一个集权政府。
我一开始下象棋的时候,只晓得兑子,后面开始算子,再到后面思考对方怎么走,下棋都不可能考虑到所有走法,有时候下棋,你不能按对手的思维走,那样的话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下棋有时候也会有忽视,有时候这种忽视是致命的。
至于乌克兰突然又那么多兵力,有三种解释,这是乌克兰最后的精锐机动力量,进行外交豪赌。
第二种解释是波兰施加压力,使得白俄罗斯不借道,导致防御需要兵力减少,抽调出机动兵力用于进攻。
第三种解释是北约国家对乌克兰士兵的军事培训结束之后,出现的机动兵力,用于进攻,看现在俄罗斯指责进攻部队出现大量北约军官来看,第三个解释更加接近真相。
通过俄罗斯对加里宁格勒州的部队调动来看,至少俄罗斯抽调其他地区兵力的目的已经达成,用亮剑中的一句话来体现:”连太原的小鬼子都出动了“,连加里宁格勒州的部队都开始调动,这种俄罗斯与乌克兰都乱成一锅粥了。
上面就是我对库尔斯克攻势的看法。
关注韩亦称,每周一篇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