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过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这类词,通常这个名词的出现的场景往往伴随着情绪的表达
“我们产品能力好差~自己做的什么都没搞清楚,想一出是一出!”
“这个功能我不清楚,你问产品...”
亦或是
“产品经理是离CEO最近的职位”...
毫无疑问“产品”或“产品经理”这类词的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这当然意味着产品经理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呢?
首先,在搞懂什么是产品经理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产品?
所以 “产品经理” 顾名思义就是对产品负责的人,也就是说,产品经理就是负责 “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 的人。
那么产品经理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宝洁公司推出一款佳美(Camay)香皂,当时这款香皂的销售业绩一直不好,当时宝洁的一个年轻员工麦古利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后,提出“如果销售经理把精力同时放到佳美(Camay)和Ivory(宝洁一款老牌香皂)香皂上,势必会影响Camay香皂的市场潜力”
同时他还提出了“Brand man”的概念,即一个品牌人应该有一个销售小组的帮助,每个宝洁品牌应该当成一个独立的事业进行。他的提议得到了当时宝洁高层的支持,于是他开始独立负责Camay这款香皂的品牌建设、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
结果证明该方案效果十分有效,从此后宝洁一直沿用该生产方案,产品经理也正式作为一个岗位固定下来。
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经理由传统产品经理发展而来,落地到互联网行业场景中,负责互联网产品研发的整个生命周期。
对产品负责,是产品的owner(这也就是倡导的主人翁意识)
说完产品经理,再来看看产品经理的工作: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迭代过程如图所示(不同公司有细微差别)
1、需求调研:
产品经理要开始需求迭代前一定要清楚究竟要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去做,用户群是谁?痛点是什么?如何去做?怎样做的更好?需求是一切的关键,漫漫产品路,一开始定位要准!
需求调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用户使用过程等观察进行总结,收集需求
(2)体验法:亲身体验,实际参与;优点直接,感受深刻
(3)用户访谈:同典型用户进行访谈,获取一手需求
(4)单据分析:对能获取到的单据资料(文件等)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有用信息
(5)数据分析:对数据报表进行收集整理,再进行数据分析,挖掘
(6)用户访谈会:同用户访谈不一样(用户访谈更多为一对一),用户访谈会更多是一对多(掌握更多的用户反馈信息)
(7)问卷调查:制作用户调查问卷,面向更多用户进行询问
(8)用户反馈问题分析:对用户的问题反馈也是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
2、需求分析
(1)打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清晰地把需求进行了细分和分层,从塔底到塔顶,需求从底级到高级,需求复杂性越来越高,合理定位需求层次有助于我们提供更好的需求解决策略
(2)具体方法
1)KANO模型
KANO模型帮助我们定位需求的属性
·X轴:属性的具备程度
·Y轴:属性的满意程度
根据KANO可以确定出
· 魅力属性:该属性即使只有一些,也可以很大程度使用户满意
· 期望属性:用户期待拥有的属性,没有用户会不满意,有则会满意
· 必备属性:用户认为该类属性是必备的,如果没有,满意程度会快速下降,如果具备了,满意度也不会很大提升
· 无差异属性:有或没有,都不会改变用户的满意程度
· 反向属性:有该属性,用户会非常不满意;而如果没有该需求,则用户会非常高兴;比如:隔壁老王~
2)四象限法
四象限法可以有效帮我们确定需求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我们可以将划分好的需求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先后进行需求输出和跟进等工作
3)Persona
绘制合适的Persona也有助于我们更有场景感的理解需求
Persona是一个人物角色卡片,在进行需求分析时,构建几个典型用户的卡片,有助于厘清用户的需求场景,用户诉求等,要求编写用户卡片时要尽量真实,尽量贴近场景
(3)需求因素
需求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跟需求的各个方面的因素
针对于需求来说 :
1)考虑需求要解决的用户的痛点是什么
2)主要的用户群是那些人
3)应用的场景有哪些
4)用户的需求路径可能有哪些/或者涉及到哪些路径
其次需要考虑:
1)需求涉及到的范围、人群、功能等有哪些
2)需求发生的频率是怎么样的,是高频?低频?
3)需求的强度是怎样的,用户是强烈需要,一般需要还是根本不需要
在需求阶段的多思考,可以减少后期返工的可能性。
3.PRD输出
PRD作为需求的具象化文件,体现着产品经理最基本的功力。一份好的PRD文件交付给研发、测试以及其他对接人时,读者不言自明并清晰地理解你的需求
以上三个环节是产品需求阶段
下面则是产品需要经受挑战的评审阶段(无挑战不产品)
(1)PRD需求评审
参与人员:产品、技术负责人、业务方(可能没有)、项目经理(有些公司产品兼任项目经理)、测试
主要任务:对产品输出的方案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符合业务(或其他)需求,产品方案是否可行、技术评审(可能没有)日期安排等
(2)技术评审
参与人员:产品、技术负责人、涉及模块研发、测试、项目经理
主要任务:初步确定需求实现方案、深入评估产品方案可行性、需求排期等
(3)测试用例评审
参与人员:产品、测试、技术负责人
主要任务:测试根据产品PRD输出对应的测试用例,由产品、测试、技术负责人一起确定测试方案、测试关注点等
需求周期的后期则是需求开发验收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求比较稳定,已经开始在开发阶段,当然在这个阶段产品需要有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及时跟进产品的开发、测试、验收
最后,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非常重要、通过对搜已反馈的信息进行清洗,发现反馈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功能优化点
产品经理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闭环思维,如下图
产品经理不应该是一个职位,应该是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将创新作为动力,优秀作为习惯的,具有良好自驱力的一类人
我们不说改变世界,只说能做的更好!
以上所述,与君共勉!